耶稣(公元前4年-公元29年),是《圣经》中所说的救世主,又称基督(弥赛亚),常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简介:
耶稣降生的事迹记载在新约圣经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据信完成最早的马可福音没有记载相关情况。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耶稣是玛利亚所生的儿子,当时玛利亚已经与大卫家族的约瑟订婚,却奇迹般地由圣灵的能力怀孕,约瑟并非耶稣真正的父亲。天使向一群牧羊人宣告耶稣的降生,至少40天之后来自东方的三个占星术士也由于一个特别的型的引导前来祝贺。福音书宣称耶稣的降生是以色列先知预言的应验。
在基督教的圣诞节庆典中,中心内容就是回忆、再现耶稣降生的场景,圣诞节的名称意味着基督徒相信拿撒勒的耶稣就是旧约圣经中应许要来的“基督”或弥赛亚。在罗马天主教和其他一些基督教团体中,圣诞节主要的宗教庆典就是教堂仪式午夜弥撒或圣诞节早晨的礼拜仪式,圣诞节确定在12月25日。在圣诞节前的40天内,东正教实行斋戒。
根据《圣经马太福音》1章18~23节记载:耶稣基督降生的事记在下面:他母亲马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马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译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当先知以赛亚预言耶稣降生时,他还提到这个婴孩许多其他的名字:“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大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 9:6),以马内利、神的儿子、人子、道、中保、大祭司、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羔羊、明亮的晨星、大卫的儿子(大卫的子孙)、大卫的根、拉比或拉波尼(老师的意思)、拿撒勒人耶稣等等。耶稣有好几次说到“我是”:我就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6:35),我是世界的光(约8:12) ,我是好牧人(约10:11),我是羊的门(约 10:7),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是真葡萄树(约15:1)。这里的“我是”是隐含地引用旧约,提示耶稣是道成肉身的救主身份。
耶稣是顺服父神的旨意为罪人的缘故死在十字架上,成了赎罪祭,以义的代替不义的,使凡相信他的, 因著他的宝血,得称为义。基督又按照圣经所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败坏那掌死权的魔鬼,升上高天,掳掠众仇敌,现今坐在父神的右边,是神与人之间唯一的中保,也唯有藉著他,信徒可以进到父面前。将来他必要再来,建立荣耀的国度。
人类的始祖亚当是按著神的形像和样式所造,但因为犯罪堕落而招致审判,并且罪与死临到他自己和他所有的后裔,因此,全人类都需要救恩,因自己不能脱离罪的刑罚与辖制。神因著他的怜悯与慈爱,为堕落的人类预备了救主耶稣基督,藉著他所完成的救赎,使凡信靠耶稣基督的,就被称为义,得著永生。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被天使称为有福的女子,当她知道她被选中要以童女之身怀耶稣时,她第一个反应是:“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路 1:34)这是所有的人都会有的疑惑。天使对她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上帝的儿子。”(路 1:35) 天使并且引用玛利亚的亲戚伊利莎白(注 4)年老怀孕为例来说明,上帝要成就的事,没有不可能的。天使一离开,玛利亚就去拜访伊利莎白,她想,大概只有伊利莎白能够了解她此时的心情。果然,伊利莎白一看到玛利亚,她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这件事在四福音中只有路加福音有这样的描述,路加是医生,能够注意到胎动这么细微的事。伊利莎白还证实了玛利亚以及她所要怀之胎的身份,称玛利亚所要生的为“主”(路 1:43)。
玛利亚在耶稣的一生当中看到许多奇妙、不能理解的事情,她总是把这些事存在心里,反覆思想(路 2:19、2:51)。她和约瑟所建立的家庭并不是十分富有,这可从他们把婴孩耶稣献上时,是用班鸠雏鸽,而不是献牛羊看得出来(路 2:22-24,对照利 12:8)。在圣殿中,虔诚的老西面谈论耶稣的将来,并告诉玛利亚她将心如刀割。玛利亚的谦卑与顺服的心,在她见伊利莎白时所唱的诗里表露无遗:“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路 1:46-47) 伊利莎白也曾赞赏她说,“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路 1:45) 难怪她会被选做耶稣肉身的母亲。除了耶稣之外,玛利亚后来还生了不少儿女,有雅各、约西、西门、犹大等(太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