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徐璐
一部伟大的讽刺文学,一部重要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作品,也是一部儿童读物——《格列佛游记》。
暑期我读了这本文学著作《格列佛游记》,其中作者神奇夸张的想象不禁让我惊叹。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初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他以讽刺作家名垂青史。他是一名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他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六岁上学,在基尔凯尼学校读了八年。1682年进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学院学习,他除了对历史和诗歌有兴趣外,别的一概不喜欢。1688年后的十年是对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时期。他通过亲戚的关系,在穆尔庄园当私人秘书。穆尔庄园的主人坦普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学家,修养极好,这无疑给斯威夫特起了积极的,甚至是导师性质的作用。这从政治或者其他较实际的角度看,对斯威夫特可能是一种失望,但就一个讽刺作家来说,近十年的时间却使他得到了充分的学习。他早期的两部讽刺杰作《桶的故事》和《世纪战争》正是在这里写成的。
《格列佛游记》主要描述了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难,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国,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奇遇。小说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并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虽然大家会对乔纳森·斯威夫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是小人国、大人国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小时候我就经常听爸爸讲这些故事。现在再读《格列佛游记》依然被作者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语言的笔法所吸引。
我依然被格列佛勇于冒险的精神所吸引,也向往一次奇幻的漂流之旅。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格列佛的伟大旅行中吧!
篇二:格列弗游记读后感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一位叫斯威夫特写的一个作品。
书中叙述了格列佛漂泊在海的经历和遭遇。他去过小人国、巨人国和马国······我最喜欢是他去小人国和大人国。
格列佛从小喜欢航海,一天船长亚伯拉罕·派纳尔请他去船上旅行,第二天迎来了大风浪,船裂了船上无一人幸存,而格列佛却扶着一块木板漂流到一个岛上,起来后全身被绑住了。旁边几百个要用放大镜才能看见的小人,在用武器刺他。他一动几十个小人被他压死,国王认定是天神来了,赶紧叫小兵松绑,拿最上好的食物给格列佛。它们每个人各拿一个小桶,可是格列佛太大了,几个食物都不够塞格列佛的牙缝。国王马上向全国征粮,给格列佛吃,每天如此。后来有一天一艘船遇难,漂流到岛上,格列佛就和幸存的船员修好了船,离开了小人国。
格列佛还是改不了他喜欢航海的志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乘坐几个商人的船去买卖,中途又遇到自然灾难的袭击,漂流到巨人国。这次一个农民在稻谷地里发现了他。农民把他带到了家里,这里一切都比英国的大。格列佛第一次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弱小。农民的女儿帮他做了一个房子,一天他们乘马车去海边玩,箱子被突如其来的老鹰啄进了海,一艘船发现了这个巨大的盒子,把它捞起来,打开居然惊奇的发现里面是一个人。格列佛讲明了自己的处境,船长同意把格列佛带回英国。回到英国,格列佛又把房子送给船长作纪念。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书中那些优美的词语和语句让我感觉自己身临其境。小人国的稻穗比人的指甲还要小,而巨人国的稻穗和城市里30楼的高楼不相上下。格列佛游记让我学到在困难中也要自信,坚强。
篇三:《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初读完《格列佛游记》后,一时间被作者的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和慧骃国深深地吸引住了,怎么看这也太像一本童话小说了,直到我再去细细品味才发现作者的虚实结合精彩绝伦,让人有深刻的体会。
一、利立浦特游记
作者借小人国里的高跟党和低跟党之间的斗争嘲笑英国的两个不同政党;借吃鸡蛋的大端派和小端派的争论说英法之争;借跳绳选官讽刺政坛的腐败。这些看似童话般有趣的故事的背后却是作者的讽刺。
二、布罗卜丁奈格游记
作者像在批评着英国,不仅向大人国的皇帝介绍了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还列举了作者看到的民风淳朴,有教养的大人国与英国作对比,在夸张生滑稽的故事中,我们领会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作者的主张。 =
三、勒皮他等国游记
这一卷中,作者描绘着拉格多科学院人士的种种怪异且看似失败又令人恶心的发明创造、科学研究,令人惊讶之余,还让我体会到作者面对这些现代科技的担忧。另外,卷中提到的那座飞岛,采用残暴的手段对付居民:驾驶飞岛遮住阳光,表现了一种压迫和残暴的统治。这一卷使我不堪回想。
四、慧骃国游记
让我惊讶的是这一卷的国度中统治者却是善良,温顺,仁慈,理性的马,而人却在这座国度上成了最不可理喻残暴的动物。当作者描绘着下等动物耶胡的时候,一种逆思想在不断的深化在我的脑中,可作为人类怎么能接受马统治人呢?
总结
从小人国政党的争论,有着英国政党的斗争;从大人国对英国的批评,有着这个国度各种各样的优点;从对英国皇家学会的议论看法,有着科学院奇怪的研究;从对慧骃国的理性思想,有着对人类文明的反思。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人在现实有着幻想,不至于太悲观;在幻想中有着现实,不至于太乐观。这虚实的结合,不仅仅是写作的手法,影射和讽刺的表现,还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生活中,你需要的不是置身在现实,还需要从现实中找到所属于“虚”的快乐。所以,生活中也是要虚实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