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从彷徨与空虚的《围城》中走出,继而又拜访了茶峒的民俗风彩,便可以踩着余秋雨的脚印,体会《问学》。
――题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一言,道破了问学的真谛。陈旧思维的禁锢宛若一道封锁线,在《问学》中,我才发现“投石冲开水中天”的奥妙,才能愉悦地放飞思维,让不羁的灵魂去寻找“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幸福。
促膝《问学》,是一种乐趣。跟随余秋雨,寻觅文化的记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在这些动人故事中,感受至圣先贤的心声。读着这些早已泛黄的神话,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孩,拾起那些旧时的书籍,心中充满了慰藉。这是一种为民族而骄傲的情怀。我沐浴在中华文明遥远的记忆中,所以快乐。
促膝《问学》,是一种崇敬。跟随余秋雨,采撷老子播下的繁花,体会他的那一份神秘。一本《道德经》,一头青牛,他便家喻户晓。漫步在他的哲思中,推敲他的古老智慧,是一种享受。是啊,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去品味书籍,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经典中慢慢踱步,带着敬畏去读书。在书香萦纡的桌前,我的思想行走在哲人的智慧长河里,它启迪着我由简单到复杂,由浑浊到空灵,由偏激到辨证,所以崇敬。
促膝《问学》,是一种犹豫。跟随余秋雨,捕捉李白与杜甫的对奕。一个充满欢乐,高歌挺进;一个是饱含诚恳,沉郁苍凉。他们都拥有自身独特的美感与亮点,演绎着字字珠玑的诗句,谱写着打动世人的篇章。“所谓审美争论其实并不是争论,是同行者们充满享受的徘徊。”余秋雨如是说。犹豫是一种更富足的审美状态。在其中,我感受到了思索的魅力,独立思考的神奇。在思维的冲撞中读书,所以犹豫。
读点《问学》,我发现了文化的另类视角,我体会了独立思考的美妙,就像是一场洗礼,在快乐中改变心态,在圣洁中抖落了尘埃;我也发现余秋雨先生提倡我们年轻人读书要“尽信书不如无书”,提倡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我觉得这种读书方法同样适用于余先生的《问学》。我在欣赏余秋雨先生书的包罗万象的文化魅力时,对余先生书中有些偏激论述持质疑态度,因为我是一个有思想的学生,我不会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我会用我的大脑读书,用我的思维思考人生和社会。通过读书,我成长了,所以我快乐!
曾几何时,我还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如今却变得高雅与脱俗;
曾几何时,我还在盲从跟随下学习,如今却学会了独立与思考;
曾几何时,我还在肤浅可笑里交友,如今却找到了快乐与情趣;
曾几何时,我……
是读书,让我体会何为真水无香,何为拈花微笑。原来“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坐上一把小椅,捧一本书“问学”,即为“悦”。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