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以前让学生做摘抄,仅仅只做数量上的要求,对于看那些书籍、摘录哪些内容并没有做要求.从实践来看有的学生摘抄的内容多但很杂乱,漫无目的;有的纯粹是应付老师检查,书写的极不认真.既浪费师生的时间,更主要的是没有起到我们设立这项作业的初衷.
自实行档案袋,我摒弃数量上的强性要求,引导学生可以自由创作、摘录.仅仅一个月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可喜变化:不仅能设计精美图片,各项资料按类归档,还起了十分别致的名字《我的文字超市》《精彩语段时时播》《精彩加油站》……其中严晨的摘抄引起我的注意,她每次的摘抄都设计成板报形式,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小不点梦工厂、生活浪花.每次板报都能围绕这一主题分成不同的版块:故事撞作文、名家范文、开心持续升级(精彩句段)等.
由此想到我们的课文都是分单元进行,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专题如《中华民风民俗》《理想与信念》.我们的摘抄可不可以让孩子们围绕每一单元的主题、口语交际等栏目展开阅读、收集.
第三单元主题是关于《理想与信念》的,我让学生以理想”为专题进行主题阅读.先收集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诗句.通过阅读、上网等途径查阅名人成功故事,体会成功源自辛勤的付出、执着.由于《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距现在久远,我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上课时通过介绍张思德生前事迹、周总理的一生事迹简介,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发思想上的共鸣——为了自己的理想、追寻的信念而努力.
口语交际时通过制作理想卡,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今后为了这一目标我应当如何做?为了加深对医生、律师、老师等职业的认识,通过书籍、调查、询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对这一职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学生那儿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如在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就将其作为教学原则来解释,认为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
【第二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引自《礼记·学记》
在前面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探讨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是最好的学生,他或她,能首先率先垂范地步入学习中,并投入全部的精诚与热力,这样,也只有这样,他或她才能先于孩子们,发现问题,并在与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做到正确地探究问题并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
而教育教学的过程,说得更宏观一点是成长——大教育;说得更微观一点,还是成长——这便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而贯穿其始终的则是学习,顽强的、锲而不舍的学习。
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在力求向上,亦即在探求真知的过程中,力求趋向真善美,使得心灵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见证成长的魅力,而这份成长,既是心灵的,又是智能的,更是道德的。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的达成一份圆融与契合呢?那就是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真正急孩子们所急,想孩子们所想。尊重孩子的一切情感,哪怕是暂时的懵懂、暂时的愚钝与无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而真正的理想、道德、意志、智慧的花朵,无不是在爱心的育化与催生下完成的。写作也概莫能外。
让我们永远铭记,孩子的心灵永远是最好的土地,师者的神圣就在于让最看似无望的废墟,建筑起崇高的精神大厦。而当一座无法预言、无法想象的人文建筑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便会豁然发现,我们的精神也在其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极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一个好的教师,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质,和孩子们一起互动,一面指导学生,一面研究学问,一面改造自己,在育化孩子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如果老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
记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段关于教师的论述,大意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教师,被学生鄙夷,是天下第一尴尬事。而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乐于教人的。
孩子有许多新生的梦想,有许多充满智慧的火花,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出的警告。对于我们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避免陷入这样的恐怖。
而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不断探索新知,不断勇于向前,他或她力求走在时代的前头,走在学生的前头,高擎着真理的火炬,用心灵的光芒照耀着学生前行的道路,因为他或她深知,一旦停顿下来,孩子们便陷入黑暗与混沌之中,就连自己也会迷失在旷野……而师道之可敬可畏正在于此。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惟其诲人不倦,才能感受到时光的压迫,感受到真理的压迫并因探索而为之豁然开朗。
另外,请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孩子的力量,正是他们推动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在任何一个行业中,也没有教育令人感到空前的压力和空前的震撼啦,因为每个孩子的心灵就是一个宇宙,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探索;每个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座宝库,有无穷的宝藏,等待我们开发。所以,让我们向小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灵动、学习他们的活力、学习他们的纯真,当我们回归到一颗赤子之心的时候,便是真善美降临人间的时候……
而写作的使命,便是为生命立言,为时代呐喊,为正义鼓与呼!为真理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