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一单元作文 二单元作文 三单元作文 四单元作文 五单元作文 六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5篇

时间: 2016-09-06 13:11;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5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妈妈的童年趣事

我妈妈今年42岁了,她的童年是在20世纪70年代度过的。

那时候他们的童年可不是我们这样,整天学习,他们也不像我们这样聪明,用妈妈的话来讲的话就是“无知”。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妈妈童年的故事吧。在某一天,妈妈躲在墙角下听大人们说:“孩子也大了,咱们给她买块布,做身裙子吧,上了学,也让她学学跳舞”。小时候的妈妈根本就不懂跳舞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跳屋呢。妈妈就想“屋子那么高,我怎样才能跳过去呢?”这只是第一件事,我还要给大家讲一讲第二件事。在某一天,妈妈听大人们说:“加法、减法很好做,就是乘法、除法难做,妈妈又想”厨子有棱有角又有面,当然难画了“。直到长大,妈妈才知道,跳舞的舞不是屋子的屋,而是舞蹈的舞,只是跳着玩儿。除号的除也不是厨子的厨,而是除法的÷。

妈妈的童年趣事这只是妈妈童年趣事的一角,其实妈妈的童年趣事多的都数不清,虽然都显得妈妈的童年很”无知“,但是又显得妈妈的童年很有趣,我希望我们的童年也是这样的美好,快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妈妈的童年趣事

那天,爸爸妈妈讲过什么有趣的事?

我问妈妈的童年有什么有趣的事,妈妈说:”她的童年是由一个个有趣的笑话组成的哦!!“

下面是妈妈讲的故事。那是妈妈上五年级的时候。外公从大家庭分到了小家庭。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

那天分家外公有了自己的小锅,还没有锅盖的时候,外公就急不可待地买了一斤猪肝。由于没有锅盖。外公就让外婆用脸盆当锅盖。当猪肝汤快要烧好的时候,由于水蒸气太大,脸盆就手足舞蹈地跳起来。好像在说:”为什么?我不应该在这里,热死我了。“

妈妈说:”那天烧出的猪肝汤,特别好吃。“因为那是分家的第一次大餐,没人去抢。以前人多,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就会被大家一扫而空。妈妈吃不到多少。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妈妈的童年趣事

妈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很多小朋友买不起玩具,妈妈很喜欢外婆用针一针一线缝的花毽子。

下学了,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和村里的几个小朋友开始玩踢毽子的游戏,先是妈妈发毽子,第一个小朋友接到了,踢几下,就传给了的二个。如果谁没有接到,就抱着头蹲在地下认输。妈妈和小朋友们常常玩的兴高采烈,劲头十足,常常忘记回家吃饭。这时,外婆经常会喊:”再玩的不知道回家吃饭,就不给你缝毽子玩。“妈妈和小朋友一哄而散,回家吃饭,害怕外婆真的不缝建子。

这就是妈妈的童年趣事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妈妈的童年趣事

妈妈的童年趣事有很多,她把最有趣的事告诉了我。

有一天放学,妈妈就和她的同学们背上小书包去山上拔茅茅针。茅茅针长长的,像针一样。茅茅针可以吃,但是要剥掉它的外衣。它的肉白白嫩嫩的,吃一口,软软的,鲜鲜的,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茅茅针是春天开放的,开花了就不好吃了。

当妈妈和她的同学走到小山坡的半山腰时,发现一片片全是茅茅针,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就像老鼠看见大米一样。她们放下书包就开始拔呀,拔呀,拔,完全忘记了作业还没写。直到天黑了,才背上书包,用衣服裹着茅茅针,满载而归。到了家,公公把妈妈教训了一顿。

拔茅茅针真好玩,我也想拔。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妈妈的童年趣事

最近几天,一有空,我就缠着妈妈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妈妈说:那时在乡下,生活条件跟现在没法比,很少吃到米饭,我们现在吃的零食那时见都没见过。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但也有不少的趣事:

一到春天,桑树上绿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桑葚缀满了桑树,沉甸甸的,压得枝条垂下了头。那时的小孩子们大多都会爬树,一个个像猴子一样爬在树上,下来时嘴巴牙齿都变成紫色的了。妈妈的童年趣事不会爬树的就搬凳子,踩在上面在垂下的枝条上采着吃。有时还把桑葚放在衣服口袋里,把衣服都染成紫色的了,回家少不了挨顿骂。妈妈的童年趣事

到了夏天,中午趁着大人午休的时候,一群孩子就在水沟里打水仗,打着打着沟里的水渐渐混浊了,水里的鱼因呼吸不畅慢慢地浮到水面上来了,这时孩子们伸出小手一抓一条鱼,那个高兴劲比吃鱼还美呢!回到家大人看到我们满载而归的鱼也就转怒为喜了,只是说下不为例噢。

还有像粘知了啊,捉蝈蝈啦,堆雪人打雪仗啦……好多有趣的事以后慢慢告诉你。

哇!我都听得入神了。我说:”妈妈,您小时候这么开心,还说不如我们,您也太不知足了。“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300字完

    返回栏目
  •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400字
  • 下一篇:难忘的童年作文500字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