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初中文言文 古诗三百首 诗词名句 描写雪的诗句 描写雨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

苏轼《三槐堂铭》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时间: 2017-06-13 08:14;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三槐堂铭
  
  作者: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①哉?吾闻之申包胥曰②:“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③。善者以怠,恶者以肆④。盗跖之寿⑤,孔、颜之厄⑥,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⑦。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⑧,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⑨。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⑩,显于汉、周之际⑾,历事太祖、太宗⑿,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⒀。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⒁。”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⒂,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⒃,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⒄,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⒅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⒆,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⒇,以直谏事仁宗皇帝(21),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22),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23),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24),其孙德裕(25),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26)。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27),吾以是录之。
  铭曰:“呜呼休哉(28)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29)?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30)。呜呼休哉!
  
  【注释】
  ①衷(zhong):通“中”,适当,恰当。
  ②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姓公孙,封地在申,故称申包胥。
  ③茫茫:渺茫难测。
  ④肆:放纵。
  ⑤盗跖,传说中春秋末期楚国奴隶起义领袖。盗,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者蔑称。
  ⑥孔、颜:孔子、颜回。颜回是孔子的学生,被尊称为贤人。孔子一生不得志,颜回穷苦,又短命而死,所以说“厄”。
  ⑦审:明白。
  ⑧厚施:指替朝廷出力不少,对百姓的恩惠很多。
  ⑨守文:遵守成法。
  ⑩晋国王公:即王佑,字景叔,五代末至宋初人。后汉后周时曾分别任司户参军、县令等职。他被封为晋国公。
  ⑾汉、周之际:指五代的后汉、后周。
  ⑿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宋太宗赵光义,太祖之弟。
  ⒀直道:正直。容:接受,容纳。
  ⒁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臣子的最高职衔。宋仍沿用但已无实职。
  ⒂魏国文正公:指王旦,王祜的儿子,真宗咸平四年任参知政事,景德三年拜相。封魏国公,谥文正。
  ⒃真宗:宋真宗赵恒,太宗之子。景德、祥符,真宗年号。
  ⒄寓:寄,托。
  ⒅责:责望,期望。
  ⒆左契: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左契凭以索偿。
  ⒇懿敏公:即王素,谥号懿敏。
  (21)以直谏事仁宗皇帝:王素在仁宗时做过知谏院的官司。谏院主管向皇帝进谏。
  (22)“出入”句:出入,指出入朝廷内外。侍从:指做皇帝的侍从官。将帅,指出任州府军政长官。王素在朝内当过知谏院、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在朝外当过一些州府的知州、知府和青州观察使,所以这样说。官至工部尚书。
  (23)李栖筠:唐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性格爽直,喜欢勉励人为善,被士人推重。
  (24)吉甫:李栖筠之子,唐宪宗时大臣。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
  (25)德裕:为李吉甫之子,武宗时为宰相。
  (26)艾:止,尽。其实,王家到王巩就衰落了,王巩只做到宗正臣,是宗正府(主管皇族事务的机关)的一名官员。
  (27)世:这里用作动词,指继承家风。
  (28)休:美。
  (29)皇:通“遑”,闲暇。恤:担心,考虑。厥,其,他的。
  (30)符:祥瑞的象征。
  
  【译文】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包申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解析】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为学生王巩家中“三槐堂”提写的铭词。
  三槐堂,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树于庭而得名。古代传说,三槐象征朝廷官吏中职位最高的三公。而王佑正是王巩的曾祖父。
  文章主题在于歌颂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分五段进行。第一二两段,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层,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创人心、引为鉴诫的良苦用心。文章叙议兼行,挥洒如意。文字简洁,自然流畅。
  
    返回栏目
  • 上一篇:欧阳修《纵囚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 下一篇: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