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由杜牧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诗题一作《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热爱祖国,追怀盛世之情自在,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自见。简炼深刻,沉郁含蓄。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高中作文网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高中作文网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表明诗人杜牧的远大抱负,作为当时的宰相之孙,家庭出身其优越是可想而知的,他可以无所事事,过清闲自在的贵族生活,去欣赏孤云的优美,和寺庙里的和尚,畅谈超凡脱俗的雅趣,一个“闲”,一个“静”恰如其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他却认为这样的人,是无能之辈,人生在世要有抱负有作为。为国家效力,有所作为是一个青年人的理想,在京都固然生活得很快活,但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不可能的。 “欲把一麾江海去”,这一句,是全诗的核心,点明作者的博大胸怀,展示了自己的愿望,立志到新开发的江海的吴兴施展自己的理想。诗人临行前,登上乐游原,遥望昭陵,“昭陵”唐太宗的陵墓,诗人仰慕本朝的圣明天子唐太宗,更展示了自己中兴国家的雄伟理想。
【原文】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解】
①吴兴: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②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③ 清时:清平时世。
④把:持,
⑤麾:旌旗,古时称出守州郡为“建麾”,作者此时将出任湖州刺史,故云。
⑥江海:指太湖,湖州地滨太湖。
⑦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韵译】
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评析】
“韵致可观”,是后人对杜牧绝句的评价。这首诗是杜牧于大中四年(850)秋48岁时从吏部员外郎外出为湖州刺史前登乐游原时所作。起句称当时为“清时”,杜牧在此运用了反话正说的笔法,以此作为障眼法。首句说当今是“清时”,其实心里认为是浊世;说自己对登临闲游一类事“有味”,其实是认为国家大事难以干预,因此对之有无味之感;说自己爱“孤云”和“僧”,正因为对朝政失望故转而留恋山水和佛道;说自己要去“江海”,正因为在朝廷中无一已之容身之地;说自己“望昭陵”,正因为对当朝国君不满,故欲以开国明君来反衬之。如此种种,均说明杜牧此诗意在辞后,若不经一番斟酌是不易发现的。作者爱孤云之悠闲,爱远离红尘的僧人之清静,诗人自己的志趣追求表露了出来,同时把一种形而上的人生哲学观用形象生动的诗句表现出来。追怀往昔盛世,悲从中来,形成全诗沉郁含蓄,一咏三叹的艺术风格和别具一格的文风韵致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称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 这首诗是作者于宣宗大中四年(850)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时所作。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高敞,可以眺望,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投闲置散,无法展其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对于这种被迫无所作为的环境,他当然是很不满意的。诗从安于现实写起,反言见意。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正烈,宦官擅权,中央和藩镇及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都有战斗,何尝算得上“清时”?诗的起句不但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第三句一转。汉代制度,郡太守一车两幡。幡即旌麾之类。唐时刺史略等于汉之太守。这句是说,由于在京城抑郁无聊,所以想手持旌麾,远去江海。(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长江,东南是东海,故到湖州可云去江海。)第四句再转。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在长安西边醴泉县的九嵏山。古人离开京城,每每多所眷恋,如曹植诗:“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赠白马王彪》)杜甫诗:“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至德二载,自京金光门出。乾元初,有悲往事》)都是传诵人口之句。但此诗写登乐游原不望皇宫、城阙,也不望其他已故皇帝的陵墓,而独望昭陵,则是别有深意的。唐太宗是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杰出的皇帝。他建立了大唐帝国,文治武功,都很煊赫;而知人善任,惟贤是举,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写得既深刻,又简炼;既沉郁,又含蓄,真所谓“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作者介绍】
杜牧【dù mù】(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中英对照翻译】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I CLIMB TO THE LEYOU TOMBS BEFORE LEAVING FOR WUXING
Du Mu
Even in this good reign, how can I serve?
The lone cloud rather, the Buddhist peace....
Once more, before crossing river and sea,
I face the great Emperor's mountain-t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