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间的洪流,《论语》这部著作依然被世人敬仰,两千多年亦不曾改变。历史的漩涡中,《论语》的光茫始终那样闪亮。然而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在《论语》第一篇《学而》卷卷中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这句话的非凡地位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的吗?孔夫子为什么要如此教导他的学生呢?在我看来这与“学”“习”三个关键字是紧密联系的。
首先是“学”,学习指知识也可指学知识。朱子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及可以明善而复其始也。”朱子说:“人生下来就带着做好人、为好事、获好名、得好利、享好位等潜质,但是要把这种潜质发挥出来,真正在成人后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在掌握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做事的方法,塑造自己的性格。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后进者,就要不断学习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塑造出独特的自我,找到人生中真正追求的目标。只学习就能进步了吗?当然不是,要想全面掌握一门知识,就要对学过的进行不断的温习、练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其思想精髓溶于生活,使其真正在行为方式上发挥作用,这便就是“习”了,“习”是“学”的延伸是对学的巩固和提高,可以说,没有“习”,“学”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真正完成“学”“学”后,就能达到“乐”的境蜀了。何为“乐”?“乐”及“说”,《集注》说:“说,喜意也”,而且是“中心喜说”,也就是内心自然滋生的一种快乐的感觉。学习的作用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但另一方面,还是一种思维娱乐活动,而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更多是为了享受一种思维和发现的快乐,时常温习学过的内容时,自主地复习一个理论时,往往会有新的感想、新的收获,这不就会有一种愉快喜悦的感觉吗?
由此看来,学而时习之,确实不亦乐乎,但在我们周围却有许多同学意识不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有人不学,以玩世不恭的心态对待学业,用无所谓的态度忽视父母精心的哺育,老师辛勤的教导,将美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上;有人不“习”,对老师“教授的内容”以为只听听就好,课下不复习巩固,对作业更是漫不经心。也许他们正在为自己所谓的苦中作乐而洋洋得意,熟不知,他们正在摧残自己的未来。我们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吸收知识,获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阶段,知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知识灌溉我们茁壮成长;学习提高了一个人的能力,学习发展了一个人的才能,学习增长了一个人的见识,学习丰富了一个人的人生。我们是祖国的朝阳,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已然成为作为接班人的一种责任。
也许你会说:我在承担我的责任而紧张的学习,在令人窒息的高中生活中,又有何快乐可言呢?试问当我们回顾充实的一天时,当我们为一道难题冥思苦想而最终通过不懈努力茅塞顿开时,当我们用勤劳的耕耘收获丰硕的成果时,我们不快乐吗?作为一名有上进心、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以学习为荣,不要总埋怨学习的苦闷,不要轻易放大你的悲伤,加重你的负担,褪去内心的浮华,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抵制不良的消极学风。
“人生各有所乐兮”工人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为快乐,农民收获丰硕的果实为快乐,那我们学生呢,当然应该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学习为乐。
学习犹如登高的梯,登高远望,才会广见博闻;学习犹如望远的镜聚焦近观,就能尽收眼底。学习是划水的浆,不断地拨动,才会有动力;同学们在学习的黄金时代,此时不博何时博?在属于我们的舞台,就要尽情展现风采。未来必定是风雨兼程,也必定是汗水与梦想同在,只要努力付出,劈荆斩棘,未来一定会春暖花开,让学习筑成船,以梦想为帆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