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关于元旦,高中生会怎么写相关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元旦节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20xx年元旦,我和爸爸 妈妈 一起去苏州玩。我们去了虎丘、狮子林……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
在虎丘,我爬了座小山。在山上,我看到了一座古塔,它是斜的,我很想爬上去看一看,可是不允许上去,只能在下面看,爸爸只好帮我拍了几张照片。爸爸妈妈还告诉我,古代的时候,塔旁边原来有一座寺庙的,叫云岩寺,后来在战争中被烧毁了,现在就只能看到些大石块了。
在狮子林,我看到一座很大的假山迷宫。我进去后发现 有好多条路,我走呀走,终于走出来了。我又找了条路重新进去玩了起来。我最喜欢在假山迷宫里玩了,把上面所有的路都走了一遍。我还看到一座桥,一会儿往左拐,一会儿往右拐,原来那叫“九曲桥”。湖边还有一条石船,我进去后发现里面还有楼梯可以上到船头去呢。
玩累了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
第二天,我们先去了西园寺,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菩萨,其中有一个很高很大的菩萨有四面的,每一面都有很多手,妈妈告诉我这是“千手观音”。我还看到了五百罗汉,我觉得其中有一个长得很象唐僧的。西园寺后面还有个花园,那里的池塘里本来有个千年老鳖,现在没有了,只有一个老鳖的塑像。我问妈妈千年老鳖是不是乌龟大王呀?妈妈说是王八大王,可王八又是什么呢?花园里也有一座假山,就是很小的,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去,上面还种了两棵大树,一棵树有94岁,另一棵树有96岁了。我很好奇,为什么96岁的树比94岁的树长得还细呢?妈妈告诉我那是因为树的种类不同。
从西园寺出来,我们赶紧先回宾馆退房间,时间 差点来不及。然后我们去了金鸡湖,我觉得金鸡湖很大的,爸爸开车带着我们绕了半天,金鸡湖还在眼前。我在金鸡湖边跑来跑去,在草地上打滚,玩得很开心,爸爸又给我拍了不少照片。我看见远处的金鸡湖边也有一座很象轮船的大房子,我想我要是能上去看看就好了。
离开金鸡湖,我们就回家。我觉得苏州很好玩,我还想再去一次。
老师 说我们应该让这个元旦更加多姿多彩一点。我们同学 就打算为元旦搞一个诗朗诵,去赞颂我们的。在全年级学生中选二十名,我被光荣的入选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天天排练,为旦节做准备。
终于到了元旦节了,我兴冲冲的穿上校服,带好红领巾,向学校 走去。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脸上微笑着,好像那些人也为元旦节而特别高兴。我到了学校,同学们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哪个年级表演些什么节目,推测着哪个年级表演得最好。过一会儿,表演就开了,我们都特别兴奋。刘校长和杨书记走上台,为每个班评出的“三好学生”,“少年”发了奖状。然后宣布庆祝会开始,首先是别的年级表演,有的年级的同学表演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表演小品,还有的同学表演乐器……同学们都表演的有趣又长知识的。
比如那小品吧,这个小品讲的是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物,每年1月1日便出来危害百姓,吃别人的东西,抢别人的儿女,狼狈的人们找到月下老人,求老人告诉他们怎么灭“年”。月下老人便告诉他们说:““年”最怕红色和响声了”。于是人们便挂起了红红的灯笼,放起了烟花,用响声和灯笼赶走了“年”。从此以后每逢1月1日人们就要挂灯笼、放烟花。后来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的1月1日就叫年,要欢庆几天,这几天张灯结彩,是人们觉得赶走了“年”的好日子。
一片片掌声送走了一个个节目,又迎来了最后一个节目,也就是我们六年级准备的诗朗诵,我们走上台,望着台下千千万万名学生,激动万分,“群山起舞,扬波,春风度玉门,……”跟随着领读的节奏,我小声地朗诵起来,但是我突然我们班上的一名朗诵很好却很胆小的同学也放开了声音,我想: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慢慢地,我放大了声音,这次表演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地完成了庆元旦活动。我真心的祝愿办得更好,为祖国 出多的高材生,祝愿同学们考上好的中学,进步。
元旦,你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让我难以忘怀。
放假 了,我渡过了一个快乐 的假期,首先放假的头一天晚上我就把作业写完了。我写作业,妈妈打扫家里的卫生,等我写完了,妈妈的卫生也打扫得差不多了,妈妈为我检查作业,我帮妈妈打扫房间,作业完成之后,我整理了自己的房间和书包,我和妈妈一起在干净漂亮的家里一边吃着一边看着电视。
元旦第一天,我去了姥姥家,和表姐朵朵一起玩,我们玩了和找宝藏的游戏,还一起看了书,看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我现在基本上都能看懂,书上面的字也都认得,我想以后我就自己看书,不用妈妈给我讲了。
第二天,病了,我和妈妈、姑姑、姑夫还有一起陪爷爷 到中医院为爷爷看病,爷爷年龄大了,腰痛,不过,当天爷爷又好了,我真开心爷爷又恢复了健康。
第三天,爸爸去值班,妈妈也加班去了,奶奶 爷爷来我们家,我和奶奶爷爷去了百姓广场,我们走着去的,在百姓生活 广场的量贩我和奶奶找不到爷爷了,我和奶奶一起去找爷爷,找也找不到,最后打了手机才找到了爷爷,我们一起买了点东西就回家了,中午妈妈加班后回家,我们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晚上,我在妈妈给我买的小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练了许多的字,妈妈给我提着语言课本上的生字,还在上面给了出了几道数学题做,我都认真完成了,马上就要了,我得赶紧复习,争取考双百分。
假期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已经晚上九点了,再检查一遍书包是不是整理好了,把明天穿的衣服、红领巾和上学准备物品提前放好,洗漱一下,赶紧睡觉吧,明天就要见到和小了,别忘了问候一下老师和同学新年快乐!
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中,一个值得回忆的一年又要悄悄地走了,带走了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岁月,开始我的又一段人生旅程。
期待中元旦的钟声终于敲响了。“当”地一声,钟声庄严而宁静,浑厚而宽广,闪耀着金属般音质的光泽,颤动着优美的音圈波纹,余音袅袅,穿过元旦悠悠地飘荡回响。
此刻,我与千万个炎黄子孙一样,浸浴在这如潮水般涌来的声浪里,身心感受到它温柔的抚摩,浮想联翩,感怀不已。那个遥远的夜晚,篝火在旷野上毕剥燃烧。烤肉叉在三脚架上已熟透飘香,我的远古祖先们围着篝火手拉着手,跳起了欢乐的腊祭舞蹈,庆贺神赐予人们耕猎的丰足和年岁的平安。这时候,子夜的钟声阵阵传来,它第一次充盈着广袤的原野,从此,这钟声交织着无数先祖生命的痛苦和忧伤,漂浮在曲折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这钟声的一圈圈音纹,又如年轮,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参天大树上,栉风沐雨,历尽劫难,却岁岁长青,生生不息。
在这静穆的午夜里,在这冬春节序交替的时刻,我思想的青鸟随着钟声翩翩飞翔,飞越千山万水,在烟雨潆潆的故乡小城的古城墙上空,低低地盘旋。我看见苍莽的城墙下面,有一条清澈的母亲河在无声地流淌。河面上泊着我那童年弯弯的渡船和弯弯的乡梦。我仿佛看见那盏美丽的花灯挂在了门前,同伴们灿烂的笑声风铃般摇曳。呵,故乡的风景,氤氲着醉人的美满。
钟声持续不断地奏响着,它一头衔着古老编钟的大雅礼乐,穿出兵戎战火中的悲鸿哀鸣,绕过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被千年历史的风雨打湿,另一头则连着海关大楼悠扬的报时声,高炉出钢水时清脆的天车铃声,连着轮船远航的嘹亮汽笛,在祖国大江南北辽阔的土地上久久回旋激荡。元旦钟声,带着人们冬去春来的辛苦和甘甜,带着人们对新年幸福的憧憬与祝愿,无穷地延伸着,像磁石紧紧地吸引着人心,又像母亲对游子的殷切召唤。
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告别了旧年,我们跨入了新的一年。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我仍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挑战。
在那年元旦,我还在家乡的小城里苦读高三。因为离家较远,元旦的假期时间又短,我只好独自蜷缩在宿舍的一隅。
空旷的宿舍,是那样的宁静。透过冷冰冰的窗子,凝望着窗外满世界飞舞的雪花,心中涌动着无限的酸楚和惆怅。
渐渐的,夜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城市,雪花也狂舞的更加厉害了,顷刻间洁白的精灵已染白了大地。遥望着家的方向,想到此刻也许我亲爱的爸妈一定在饭桌前思念他们心爱的儿子吧。
我的元旦怎么过呢?这时我想到上周的测试,我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对!何不接借此犒劳一下自己呀。
节日的校园,是那样的冷清,即使偶尔的三两成群,留给我的也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雪花还在拼命的飞舞,北风似刀子一样凛冽着。当经过教师的家属楼时,听着温馨的欢笑声,我的心不禁更加失落。但一想到那满分的成绩,我的心又开始了坚强,不禁又加紧了脚步。
我走进了一家烩面馆,刚已进门就问到了诱人的面香,看到了老板娘在热情的招呼着每一个客人。店里的人不是很多,但老板娘那热情的笑容,诱人的面香,使人感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孩子,你想吃些什么?”老板娘迎过来亲切的问道。
“一大碗烩面吧。”看着肩上的雪花,想到凛冽的北风,我就这样的应道。
人不是太多,我便随意的找了一张靠窗的座位坐下。这时我才发现,着个小店,造型别致,温馨而又典雅。望着窗外凌乱的雪花,我总会想起那些四处奔波的人们,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想起我的父辈们,他们班白的头发,日渐衰老的面容,总会让我心痛;想起我的七月,我的心里就是就有一种深深的痛,那种一直绵延在我的骨子里面。只要一想到我的成绩,那似乎才能慰藉一下我的失落。想到这我又拿出了那份试卷……
“孩子,你的饭一做好了,”老板娘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紧放下了试卷,接过了那碗热气腾腾的面。
“孩子,还在学习呀!节日放假了也不回家,真用功呀!”老板娘一旁的唠叨着,临走也不忘在我的试卷上瞅了一眼。
外面天气的寒冷,几个月的空腹拼搏。看到一碗清香可口的面,就象一只饥饿的小羊见到一片绿油油的麦苗一样,三下五除二的工夫,吃了个精光。
着样的工夫,连我自己也感到惊奇。也就是在老板娘一转身的工夫,我又叫住了她。付帐。
我随手就在自己的外套里掏钱,糟了,忘记带钱了。我不有的一阵惊慌,上下摸索个不停,脸也涨的通红。
也许老板娘看出了我的窘迫,就走上前亲切的问到:“孩子,你怎么了?是不是忘记带钱了?”
我红着脸不住的说“是,是,是……”
老板娘仔细的看了我一眼,又扫了一下我的试卷,接着用手示意我做下,然后说“孩子,你坐下,咱们做个交易,好不好?”
“交易?”我不解的问到。
“是的,孩子,你不要害怕,我的意思是用你的试卷作为交换条件,把你的试卷给我,当作今天的饭钱,可以吗?我用你的试卷作为楷模,来教育我的儿子,要让他也向你学习。”
听到这,我的心头一热,说不清是在感动,还是愧疚。
后来,每到了一年一度的元旦,我总会想起那年元旦,那个雪夜发生的故事……
“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字面上看,“旦”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它下边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把“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迎接崭新的开始。
我国历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辛亥革命后,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而不称元旦。1949年9 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所有采用公历(阳历)的国家,都是以每年1月1日为元旦。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由于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新年元旦的日期也就各不相同。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满清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