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一张读小学时的照片,脑海中顿时平添不少往昔的画面。时光飞逝,近三十年的记忆只能在心里慢慢回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能喂饱肚子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对于穷人家的孩子,能上得了学更觉得奢侈。可是我,却不知怎么着就是死活不愿意去。如果不是碍于奶奶手里的笤帚疙瘩,倒宁愿天天跟着伙伴钻进河沟去捞蝌蚪、抓青蛙、逮蚂蚱。
学校坐落在村子中央的一块高地上,方言名叫“堂圪顶”。小店小学,属上司联合学区管辖。五年制,有一百多学生,六位老师,还有大操场、大教室,教室外墙上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两排大字格外显眼。还有东墙角的一片小菜园,和各式各样的牵牛花、蜀葵争相斗艳,整个校园被装点的勃勃生机。
我家住在沟底,每次上学,都要爬一截很陡的坡才能到达,可能是人长的小吧,再扛个大书包,每次还未爬到坡顶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有时候,几个小伙伴再追逐、打闹一阵,如果不蹲下来歇一会,感觉浑身的血液随时都会迸出来。关于上学,当时还落下不少笑话。邻居们说:那时候我胆子忒小,不爱说话,奶奶前脚把我送进校门,后脚我又跟着跑回家了。当时怎么想的,真给忘了,脑海里似乎没有太多记忆。
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每每想起心里都不是滋味。
因为我上学晚,八岁才上了一年级。
父亲常年在外,家里的大事小事便由奶奶一个人支撑着。
记得那年刚刚开学,学校就要收不少的书本费。可是家里哪有那么多钱,结果那次就因为‘拖拉’还挨了训斥。看着别的
同学都用雪白的粉离纸做本子,都有漂亮的文具盒和铅笔,我的那个委屈!常常守三年级教室前,问表哥要人家用剩的本子,拿回来从背面写,或者要一截铅笔直到写的抓不住为止。
当时的条件就是那样,奶奶也是尽力了。为了解决我本子的事,还不止一次去找我的老师。人家用完的本子背面、捡来的废纸、旧书封面,能想的办法全想了。也是好事多磨吧,就那么巧,父亲有一次从外地回来,一下子就了几捆发黄的包装纸,算是救急了!奶奶高兴的连给我缝了几个大本子,每个本子的正面还让父亲工工整整写上我的名字。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又开始闹饥荒了。
那天也不知是怎么,老师一上课就说:每位同学要准备两个新作业本……
没听错,是两个。
想着又要倒霉了。
那天我回家的很晚,邻居大婶早已收拾好下地的家具了。借着吃饭的空,我把老师的话给奶奶说了一遍。说甚?奶奶平生第一次用那种眼光看着我。
“摸了半天,兜里就有八分钱,不够啊。不行就回来吧,咱别念了,以后有了钱再去。”过了许久,才听到奶奶哽咽的声音。
说不念就不念了?
想想前后那么多的波折,心里隐约有种呼天不应喊地不灵的感觉。
那天下午,我还是去了,只是脚步要比往常明显的沉。
上课铃响了,老师拎着厚厚的教材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老师便让一排一排收同学们的作业本,蓝色的封面是那么刺眼!很快就轮到我了,当时的窘样都无法形容,脸涨的通红,只是低着头等待老师发落。
后来,不知怎么奶奶来了,看着眼着的情境,心里阵阵的发酸,泪倒先流下来了。从我家到学校必须爬那道很陡的坡,奶奶身体不好,眼神也很差,得费多大的劲才走到学校啊!
晚上回家,奶奶才说:老师对咱家的情况不了解,以为是你贪玩不听话呢。还是老师给了五枚硬币,替你买的作业本呢……后来的日子,我更发奋的读书,虽然总是成绩平平,常常还被罚站,为了学可没少下功夫。
常常想起那时的情景,想起那时的老师和同学们。如今,怕是再也回不去了,惟有睹物思情,把梦藏进心底,慢慢的咀嚼,慢慢的回味。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