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申请书格式 转正申请 辞职申请书 入党转正

立德树人:先生之风

时间: 2018-06-16 16:23;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有感:立德树人:先生之风

全国高校正在掀起一轮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的高潮。郑德荣是东北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26年生人,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资深“红色理论家”,曾任东北师大副校长。7月9日上午,吉林动画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座无虚席,笔者参加和聆听了全省高校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受感动,有言如鲠在喉,不得不发。

我对郑先生是有感情的。在二十多年前我从南国来吉大马列部读研期间,就闻听过郑老师的大名;在参加工作后的师资培训时,有幸聆听到郑老师亲授的课程;后来在省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上,多次领听过郑老师的专题报告。可以这么说,郑老师不识我,但郑老师却是我心中仰慕的大家之一。他老人家,每次出场,总是红光满面,声若洪钟,发言深刻,理论精辟,精神气场十足。二十多年来,给我的这个印象始终都没有变。俗话说的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按照传统士人的观点:一个人在社会上存有一席之地,必须立言、立德、立功。郑老师是著书立言之人,是有光辉业绩之人,那么郑德荣之“德”究竟体现在何处?我们怎么学习他?笔者认为就是学习他的“德性”,具体表现在他明大德,守师德,严私德,就是学习他立德树人的先生之风。

一、明大德,信仰坚定,把终身献给党

郑德荣同志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坚信不疑了,我一定要站在真理的一边。”其信仰的力量来自:“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朴素情感;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红色熔炉”的锻造。“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郑德荣的实践信条是:要做“永久牌”,就是持之以恒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作指导,不做“飞鸽牌”。郑德荣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

郑德荣同志认为:党史研究从事的是党的特殊事业,选择了党史专业,就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党史。郑德荣同志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在各种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必要时流尽最后一滴血,灌溉在党的事业,引为无上荣耀”。郑德荣同志用自己的言行印证了自己的誓言。郑德荣同志在受邀准备参加今年5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前一天去世的,在病榻上还在学生的帮助下通过念来修改参加会议的论文稿子。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战斗到老。

在我们心目中,郑德荣同志始终“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被誉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红色理论家”。“现在研究毛泽东思想还有用吗?”在参加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会议时,一名外校青年教师向他请教。发问者不是老百姓,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这让郑德荣深感忧虑。作为回应,他在大会上作了针对性的长篇发言,随后又发表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等多篇论文和著作,系统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事后郑德荣对自己的学生总结道:“我们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关键时刻要敢于发声,表达正确的观点。”有人问:“是什么让您毕生求索、沉浸于党史研究?”郑德荣给出的回答是:“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么爱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铭刻在心的信条。”可以说郑德荣同志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充分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一生献给党和国家的神圣誓言,他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诠释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德”和“荣”。

二、守师德,教书育人,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郑德荣从教67年,奉献立德,以甘为人梯为荣。他像一支长燃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既是一代意气风发、鹤发仍伏枥的学术大师,又是诲人不倦,丹心励后学的教育家。

创新立德,以学术精湛为荣。郑德荣老师一生有50多本著作和教材,有40本是60岁后出的,退休后还发表论文200余篇。80岁到90岁的10年间,光个人专著就有5部,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毛泽东思想史科学体系的先河,《毛泽东思想概论》为全国首本教材,国家项目《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化》系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部专著,十八大以后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论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横观》等都闪耀着新时代的思想火花。

在我们心目中,郑德荣同志始终潜心治学、成果卓著,是一位学界敬仰、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郑德荣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郑德荣认为要想成为真学者,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根本,丰富学识是基础,师德师风是关键,勤奋创新是保证。郑德荣送给自己博士生的座右铭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进取。“这四个词是我的座右铭,每个人都有理想,作为党史专业博士生,理想一定要和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样才不枉费党和国家的培养;有了理想,还要靠勤奋去实现、靠毅力去坚持、靠进取去推动”。中国的高校是共产党领导的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郑德荣教导研究生和博士生们:不仅在业务上使自己成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更要在政治上具有坚定的共产党主义信念。

在我们心目中,郑德荣同志始终“明师道、铸师魂、怀师爱”,是位深受爱戴、可亲可敬的“师之楷模”。在郑德荣从教6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他曾动情地说道:“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两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另一件,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几十年从教生涯,他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从1986年算起,33年他共培养了49名博士研究生。他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学生中多成为学界、政界等社会领域的领军人才。

三、严私德,公而忘私,传优良家风

一次,郑德荣的亲属想利用他的医保卡买点药,却被郑德荣严厉地训斥了,“公私分明,党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够随便开这个口子。”学财会出身的儿媳妇,调动工作时候想进入东北师大来工作,也因为公公的“坚持原则”而被改调到其他单位。还有亲属的娃娃想进师大的幼儿园,因为不在学区内,不符合条件,想请郑德荣出面来说个情,也被 “不近人情”的郑德荣的婉言拒绝了。郑德荣看到学院的讲师们没有自己的工作学习场所,就把自己在学院的“郑德荣工作室”腾给了讲师们,自己回家在狭窄的书房里办公,而且书架一用就是三十多年。可以看出,郑德荣是公私分明的,是公而忘私的。

郑德荣是学者,党史大家。在他的熏陶下,他的三儿子郑晓亮也成长为一名知名的党史专家,是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郑德荣的一个孙子现在是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的副教授,郑德荣的小孙女是个学成归来的海归。可以说郑氏一门是党史世家,书香门第。一代大师,满门才俊,究其原因,其家风使然,良好的学风使然。郑德荣的孙女郑凯杰在追忆爷爷时道:我的爷爷,一辈子视事业如生命,坚定执着追寻真理,探究学问,教书育人。我的爷爷,一辈子教导我们感恩党、听党的话,跟党走,把红色基因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代代相传。我想这正是郑德荣的家国情怀所在,对外他教育了莘莘学子,对内他教育了血脉相连的家人,才使业兴、家兴,国也兴,才使郑氏优良家风薪火相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此是古诗词,也是对郑老先生的挽歌。郑老先生是师之大者,德之楷模。他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竖起一道亮丽的丰碑,是新时代教育者学习的典范。郑老先生是学人、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也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个纯粹的人,是个道德高尚的人。郑老先生做到了“为党史立说、为人民立学、为民族立魂,为师德立丰碑。”学习他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精神;学习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师德情怀;学习他正直做人,公私分明的道德品质。

总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自觉地把工作学习生活融入新时代,为科教兴国、人才兴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坚定学习信仰的榜样
  • 下一篇: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实践行者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