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有理、有据、有节、有情的辩驳艺术
2、体会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学法建议】
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w [www
2、背景知识:
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
500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择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术的点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底下可以按交通的需要开辟城门”可是,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①在北京城墙的存废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反驳拆除派的观点的?
②作者在辩驳的过程中体现出怎样的
情感?
(2)预习课文后,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评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狭隘( ) 蔓延( ) 船舶( )
滋长( ) 嵯峨( ) 轩昂( )
2、
词语解释
嵯峨:
昭告:
轩昂:
二、文本研习
1、 层次结构
作者辩驳的条理性非常强
文中首先说明城墙的存废“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慎重地研讨”,并指出只有“得到正确的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面强调讨论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 ”“ ”“ ”“ ”,树起了敌论,然后逐一辩驳,同时在辩驳的过程中也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2、内容评述
①在自己的观点已陷入孤立境地的时候,梁思成仍以文人学者的风骨、胆识与学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论辩,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本文中他直言自己的看法,认为拆除派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缺乏实际的计算的”,“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 接着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 ”;城墙的“存在会 ”梁思成的论辩显示了深厚的学养与非凡的远见,很有说服力他回顾了欧美大都市“摊大饼式”发展的历史,指出其不适居住、交通拥塞的弊端,引入“现代都市计划”的新理念,认为应该采用
的办法,并具体提出了 的构想这种构想,体现了梁思成先生坚持的北京城总体规划的原则——“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半个世纪以后读来,更让人感佩他的远见卓识
②作者针对拆除派理由逐一辩驳
对“阻碍交通”说,只用“ ”作辩,化解了“阻碍”的疑问;进而从现代道路设计的原则上辩驳,指出适当的城门还可以完成控制车流的任务,从根本上驳倒了“阻碍交通”的理由
对“封建遗迹”说,先用“ ”与“ ”两处典型的“封建遗迹”来反问,置敌论于无法还手的境地;再用“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杰作”,关键是为谁所用来阐说事理,指出北京城墙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进而引述北京城形成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北京城墙“由于劳动的创造,它的工程表现出伟大的集体创造与成功的力量”
对“有利可图”的辩驳,更是强而有力梁思成从建筑专业的角度,解说 , ,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明拆除城墙“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
三、问题探讨
“主张拆除者”提出哪些要拆除的理由? “主张保存者”是如何辩驳的?这些辩驳有说服力吗?列举实例,作一些具体分析你还有更有力的辩驳理由吗?说出来,大家评评
四、活动体验
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争论持续多年,近年又成为热点话题,有人主张依照原貌重建,恢复万园之园的壮观 有人主张保存残破的遗迹,留下国耻的见证
1、上网检索有关争论的内容 概要陈说各种观点所持的理由
2、针对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口头辩驳
※选修延伸
【课后练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关隘 溢满 蔓延 藤蔓 嵯峨 磋商 展拓 拓片
2、指出并改正下列
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市内之枯躁嘈杂,既不适于居住,也渐不适于工作,游息的空地都被密集的建筑物和街市所侵占,人民无处游息,各种行动都忍受交通的拥挤和困难( )
②简单地说,意思是:留之无用,且有敝害,拆之不但不可惜,且有簿利可图( )
③隔离固然是隔离了,但是你们所要的园林地带在哪里?而且隔离了交通也就被阻哽了( )
④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跳,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①这不但是庸人自扰( ),简直是罪过的行动了
②那时所要的是强制皇宫的威仪( )面朝背市的制度,即宫在南端,市在宫的北面的布局
③后来运河失修,河运只达城南,城北部人烟稀少( )了,面城南却更便于工商业
4、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不能用以种植,( )不能用作建筑材料,用来筑路,却又不够坚实,不适合用;完全是毫无用处的废料
②不但如此,( )这混凝土的坚硬性质,拆除时没有工具可以挖动它,还必须使用炸药,( )北京的市民还要听若干年每天不断的爆炸声!
③还不止如此,( )能把灰土炸开,挖松,运走,这1100万吨的废料的体积约等于十一二个景山,又在何处安放呢?”
④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 )没有抵触,( )有利
5、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① 我们又为什么要费这样大的人力,一两个野战军的人数,来取得这一带之地呢?
② 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周,等候着为人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③ 而且现代在道路系统的设计上,我们要控制车流,不使它象洪水一股的到处”泛滥”,而要引导它汇集在几条干道上,以联系各区间的来往
6、梁思成先生针对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 、 、 、 和 逐一辩驳,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
【师生互动】
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生:
师:
参考答案:
互动课堂
一、自学评价
1、 āi mān bó zī cuó é xuān
2、嵯峨:山势高峻 昭告:明白地告示 轩昂:①形容精神饱满②高大
二、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
1、“失去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
2、①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不但没有抵触,而且有利
会丰富北京城人民大众的生活,将久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
环境 将城市划分为若干较小区域
让城墙担当现代的区间隔离物
②选择适当地点,多开几个城门,便可解决
故宫 天安门
墙土的质地 计算运土的代价
三、问题探讨
“主张拆除者”提出了失去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等四方面理由
针对拆除派理由逐一辩驳,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四、活动体验 (略)
选修延伸
1、yì yì màn wàn cuó cuō tuò tà
2、①躁-燥 ②敝-弊 簿-薄 ③哽-梗 ④跳-眺
3、①平庸的人自己扰乱自己 ②威严的仪表 ③形容很少有人居住
4、①既 又 ②因为 因此 ③即使 ④不但 而且
5、①反问 对拆墙铺路的问题,以急切呼吁的语气启发从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服人的力量 ②拟人,说明古老的城墙给人民生活带来无比的愉悦 ③比喻,形象地说明车流泛滥的危害,突出城墙的作用
6、失去功用 封建遗迹 阻碍交通 有利可图 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