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秋天的图画 黄山奇石 植物妈妈有办法 古诗两首 一株紫丁香 我选我

《看雪》其它杂项

时间: 2016-12-01 16:25;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1997年,在长春解放大路小学的礼堂里,我试讲二年级的《初冬》。课后,几位专家把我这只麻雀解剖得体无完肤:无论是教态、声调、组织教学的能力,还是对教材的挖掘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缺陷。整整一个下午,在那间学校的小会议室中,我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接受“批评”……
随着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提高,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就是这样的经受、历练或者说是“打击”,成就了我坦荡、磊落和坚强——而这些,恰是取得事业成就的重要内因。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看课,我的目光总是盯在“问题”上。作为过来人,相信这才是对年青同行负责的态度。
《看雪》的教学设计总体不错,但如果能够处理好一对虚实问题,则会更好。下面详述如下:
务实:识字落脚在哪里
低年级的语文课,重点应该在识字和写字上。可经常看见的情况是,一堂课下来,重点没有落实。就拿写字来说,四十分钟里却顶多写两三个,其它时间都在让孩子观察书写。我看到的课堂,大多教师没有细致地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没有细致指导该怎样把生字写美观,甚至教师连示范过程也没有。即便有,也只是让电脑一笔一笔地出现,而不是教师动态写出的“活字”。更有甚者,低年级的语文课成了高年级的阅读课:一个字也不写。
可喜的是,这堂课没有如上缺憾。但时间安排上略显局促,如果安排20分钟以上则更好。一堂课只写同一结构的三个字还是太少。就板书来说,带有高年级特点。黑板只有“台湾、北京、盼着”几个词。目的是强调课文内容,板书跟识字没有关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板书的机会更多示范——写上几个生字,越多越好,这样既是板书内容,又是识字一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比如写字环节——有这么多生字,如:“店、毯、银、省、仗、讲、厨、指、接、铺”。我们是否应当让学生找到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这样才能做到以学定教,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这里教师直接出示“打”、“指”、“接”这三个字让学生观察,虽然这里字形特点归类的思想体现出来了,但是对于写字来说,集中练写这同一结构的三个字科学吗?我个人以为,半包围结构的“厨、店、毯”,上下结构的“省”,再加上左右结构的其它字——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发现不同结构的不同规律。这样,写字的关键就解决了。
至于该教师对“打、指、接”的细致指导,也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其相同与不同,“接”字最难写,更要好好讨论而不是老师代之。而且,在写的时候,这些字的笔画在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下格等——这些,老师都没有强调。
可想,泛泛的写怎能让我们的孩子写出一手好字?我不止一次表明,我与一位副主编的观点的不同。她说:“现在不少老师讲得太多,一个字要讲上半天它是怎么构成的,每一笔应该怎么写——教学过程还是老一套,能不能换一换实践——认识——实践?”我想,新的课程改革不是让我们把传统的东西都扔掉。
务虚:主题可否缓行而含蓄
在一次发言会上,我讲到——虽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对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字,我们一定要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教师一定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更要注重对文本的研读。这也是对作者劳动和智慧的敬重。但面对有些课文,教师就应该有一双慧眼,不能当作奉为“圣经”,亦步亦趋地领着学生围着教材进行“多情”的挖掘。是的,我们无权选择课本,但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有权力怎样使用教材。
这篇小短文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台湾与大陆渴望祖国统一的寄托。对于刚刚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告诉他们这篇文章包含渴望祖国统一的感情,我想是生硬的。其实,这篇课文在表达形式上很含蓄。比如,学生惊奇地问“是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孩子向往北京,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一个“微笑”,一个“深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因此,文中的老师自始至终也没有说出那么露骨的话。可小胡老师在课前谈话的时候却说了很多,现摘录一段——“……你对台湾了解多少,能告诉大家吗?台湾虽然现在还没有像香港和澳门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她永远是祖国妈妈的孩子。”课文还没有学,本来“看雪”,是一种向往,透着一种纯洁和透明,那是一种最好的梦,可老师却先把一顶“高帽”扣在了这个梦上了。
再有,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话:“老师请教过飞行员叔叔,如果有直接从台湾到北京的飞机,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呢!可惜,现在还没有直达的航班。”可以理解老师当时讲课的时候情况的确如此。其实,今年春节,北京到台湾的第一次航班已经开通,并正常运行。而且,要想到北京,从香港或澳门到北京是可以看到雪的。透过这样的“告诉”我们感觉老师心中装的只有“祖国统一”,一个“死”的结论就把孩子向往看雪的梦打破了,好像看雪只能成为一种向往——这样的“告诉”显得过于沉重了。有时,教师完全可以像课本里的老师一样,含蓄深情地表达——相信我们会看到雪的,只要我们心中一直向往这个梦。
更可惜的是结尾,老师的一段话:“本该家人团聚的春节,老师也一定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所以他才会望望大家,深情地说……再深情地说一遍,表达出老师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心情吧……”我们的教学,就是这样赤裸裸地“以道凌文”破坏了童心和语文的美好——当教师把文中之道提炼成“精盐”喂给孩子的时候,学生只会连文一起厌恶。
这是一节设计很精致的公开课,能够基本避免公开课的流弊。但显然,授课者对课堂的把握上还是有些浮躁,不能真正踏实地上课,就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为了课堂的观赏性而对课堂的日常性有所忽视。所谓课堂的日常性是具有朴素美的平素的课堂,它重在教学的实际效果,而较少关注课堂的观赏性。这与公开课通常所带有的作秀、煽情等相对应。
例如,写字环节,在日常性课堂上,老师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可能会用更多的时间来讲解和联系写字。但在公开课上,讲课者会担心自己这样讲会削弱课堂的观赏性,也就是说,公开课的讲授者在自己内心总是有群潜在的听众,就是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因而不自觉地会在备课的时候,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预设中。这看似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却暗示了讲课者的不自信和某种功利性的追求。
因而看似简单的日常性课堂那种不煽情、不作秀而追求实效的方式,却不是一般上公开课的老师所能够做到的。这种朴素是一种大家的风度,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所以当课堂需务实的时候,老师反而不自信,只好用务虚的方式来追求一种外在的流畅,而当课堂需要务虚时,如,《看雪》中对课堂主旨的阐释,老师却又怕被带上讲解不清或不深刻的帽子,所以就把文章的主旨直接地讲出来。一节好课自然应该是张驰有度、虚实结合,但这种张驰和虚实应该基于文本和教学是需要,而不是基于某种功利性的追求。
附《看雪》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前不久我们学习识字3中的三字经,还记得吗?一块来背背吧。老师特别喜欢这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昨天,小朋友们都回家收集了台湾的资料吧!你对台湾了解多少?能告诉大家吗?台湾虽然现在还没有像香港和澳门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永远是祖国妈妈的孩子。马上要上课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导入新课
老师是第一次到重庆来,你们这儿和我以前听说的一样,人多、桥多、坡多,是个美丽繁华的山城。可是,听说
你们这儿很少下雪是吗?所以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组很美的雪景图,我们一块来欣赏吧。(配乐放下雪的美景图)美吗?下雪真是太好啦!小朋友一定都想去看看真的雪吧!在我国有些地方和重庆一样也很少看到雪,那儿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都想去看看雪(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读读课题吧。
二、认读字词
1、是哪儿的小朋友想看雪呢?让我们翻开课本52页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出示生字)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轻声自由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3、(调整生字顺序1、店毯银2、省仗
讲3、厨指接铺在省仗厨)生字宝宝听到你们在呼唤他们,高兴地排起了队。你发现什么了吗?你很会观察,就请你当老师带大家读读这行字吧。瞧,你还有什么发现吗?那,请你带大家读读吧。
4、(生字去拼音)老师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帽子摘掉,还认识他们吗?小火车开起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开两列)
5、生字宝宝就要带着他们的朋友随着美丽的雪花飘下来了。仔细看看雪花上都有哪些朋友,一起喊喊吧。我们先不出声,只做口型喊喊他们的名字。老师看看哪些同学的口型做对了。(课件演示:词语放在雪花中飘落下来)
6、认识他们吗?一块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三、初读课文
1、才一会功夫,小朋友们就交到了这么多字词朋友,把它们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吧,读完后标出自然段。这篇课文的自然段很多,标的时候可要细心点啊。
2、(展示学生标了自然段的书)看看他标得对了吗?你们都是这样标的吗?注意了,前面空了两格的就是一个自然段。标错的同学自己更正一下吧。
3、通过刚才读课文,你们知道是哪里的小朋友想看雪了吧?他们想到哪里去看雪?(板书:台湾、北京)
四、读悟课文
(一)读第一、二自然段
1、谁能在地图上把北京和台湾指给大家看看。
2、北京在我国的北方,每年冬天都能看到雪,而且是漫天大雪。台湾在我国的东南方,气候温暖,冬天几乎不下雪。所以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他们只能看到什么地方的雪呢?自己读读第一、二自然段吧。
3、他们只能看到什么地方的雪呢?这雪景是怎样的?再读读这段吧。如果你是橱窗外的台湾小朋友,看到这人工做的雪景,你会想些什么呢?是啊,他们多想看看真的雪啊。继续读课文,你就能体会到他们这种心情了。请大家先读读课文3-8自然段。
(二)读第三-八自然段
1、这六个自然段,说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三次对话,和同桌分工合作来读,一个负责读孩子们问老师的段落,一个负责读老师回答孩子的段落。
2第一次对话
(1)谁来读读第一次对话。(问当老师的孩子)“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老师这个动作告诉了大家什么?
(2)我们一起把第一次对话读读吧。
3第二次对话
(1)第二次对话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哪组同桌来读读。
(2)(出示第五自然段)孩子是怎么问的?谁能惊奇地问问?大家一块惊奇地问问吧。
(3)(出示第六自然段)从老师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把这两段话读读吧。
4第三次对话
(1)最后一次对话谁来读?是啊,北京离台湾真的不算太远,(课件演示:飞机从台湾飞向北京)老师请教过飞行员叔叔,如果有直接从台湾到北京的飞机,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呢!可惜,现在还没有直达的航班。
(2)大家来读读这段对话吧。
5现在你们就是台湾小朋友,来问问我这个台湾老师吧。(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回答完孩子们的问题,老师给大家讲起了童年玩雪的情景。老师童年玩雪可有意思啦!想看吗?想看就闭上眼吧,让我带你们到那美丽的雪地去看看。(老师范读第九自然段)
2、美吗?这美丽的景象就在第九自然段中,赶快去读读吧。(学生自由读第九自然段)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美丽的景象。雪花飘呀飘呀,落在地上铺成了雪毯,披在树上变成了银色的衣裳。(动画演示分别出示雪花、雪毯、银装)雪花、雪毯、银装你最喜欢哪个?
4、谁能为雪花、雪毯、银装找到合适的伙伴呢?(点击课件
搭配词语
飘着雪花、铺着雪毯、披着银装)
5、这些词语用得多美啊,我们再读读吧。(老师引读:冬天,天上……、地上……、树上……,到处一片洁白。)
6、在这美丽的雪地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开心吗?瞧!(出示小朋友在雪地里玩雪的图)北京的孩子和你们一样正在……(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多高兴啊!谁能读读课文的句子,把你们玩雪的高兴劲读出来。
7、雪景美,孩子的笑脸更美,你们能读着第九自然段把老师也带进那美丽的雪的世界吗?
(四)读十、十一自然段
1、谢谢,老师真的到雪地去了。原来,听别人朗读,想像画面也是一种享受啊!台湾的小朋友听着老师的描述,一定也在享受着,可是他们再想想自己只能看到橱窗里的雪景。会想些什么?
2、难怪孩子们争着问老师……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引读十、十一自然段)
3、指导学生理解老师的说的话。
(1)“那里”是指哪里?“你们”指的是谁呢?(出示填空题)谁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括号里面填入:北京、台湾的小朋友)如果你是北京的孩子,台湾小朋友来了,除了带他们看雪景外,你还会带他们去哪看看呢?
(2)这个句子还能怎么补充呢?其实台湾的小朋友也正盼着我们去他们那玩儿呢。他们会带我们去哪?(课件出示台湾风景图)
(3)是啊,两地的孩子相互盼着。(板书:盼着)台湾的孩子盼着到北京去看雪,北京的孩子也盼着台湾的孩子来看雪。我想,台湾的那位老师在本该家人团聚的春节,也一定渴望着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所以他才会望望大家,深情地说……再深情地说一遍表达出老师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心情吧……
5、此时,当我们再读起这句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读吧。(出示: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五、写字练习
1、从你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中,我能感觉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瞧雪花又飘下来向你们表示祝贺啦。它们还带来了生字三兄弟。(出示生字“打”“指”“接”)你们发现了什么?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怎么才能写得漂亮呢?
2、这三个字,你们觉得哪个写起来有困难。我们先来帮帮他。
打:一提别超过横中线了,提手旁长长的,放在竖中线左边点。这一横从竖中线上起笔,放在横中线上一点。看“打”字左高右低。
指:右上边的撇不要出头了,这一竖贴着竖中线写。横折的横正好放在横中线上。两边一样高“指”字才好看。
接:看老师写,你发现怎么才能写好这个字。
3请你在这三个字中选一个最愿意写的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吧。
4展示学生写的字。
板书设计
12
看雪
台湾
北京
盼着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看雪最新教案九教学实录
  • 下一篇:人教新课标二上:看雪教学设计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