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他的七弦琴弹得十分好,他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非常敬佩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清风慢慢地拂过,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吃着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来。老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十分不解,着急极了,拿出了自己全部的本领,将一首首曲子弹给老黄牛听。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着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还没等公明仪弹奏完,它就慢悠悠地走了。
公明仪见老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的曲子弹的不好听,是你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呀!”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呀!
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