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叫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的白宫与其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而故宫则是五宫之首。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每天客流量达到上万人之多,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皇宫。
我和其他几位小朋友一起来到了故宫。现在真是科技化了呀,我们每人领了一副耳机,因为,故宫里人很多,讲解员不可能喊那么大声音,让每一个人都听见,但是如果通过喇叭传到耳机里,就能让每一个人都听见了。
我们站在午门前听讲解员告诉我们,除了午门外,还有其它三个,分别是东边的东华门,西边的西华门,北边的神武门。进了大门后,每一个
同学都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故宫,真壮观啊!这就是那时的皇宫,这就是当年永乐皇帝命30万工匠花了十四年的时间修成的紫禁城,这就是拥有9371间房屋的紫禁城。它是那样的雄伟,威严无处不在,这就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
刚进门就有三座桥,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那桥上面的两只狮子都是昂首挺胸,睁大眼睛,敞开耳朵,张大嘴的,这是为了守护故宫。而其它的六对狮子去都是耷拉着脑袋,耷拉着耳朵,闭着眼睛,闭着嘴,这是因为不该看的不能看,不该听的不能听,不该说的不能说。故宫里面一共只有八对狮子,龙倒是不少。太和殿里面龙最多了,有人精确地计算过,有800多只。据讲解员所说,皇城有四门即天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和北安门。故宫有三殿,即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这是皇上希望外安而内和。
桥的右侧是一道墙,从楼梯上去第一层有一个缓冲地带,那是每年
元旦的时候,皇帝会登上城楼,与百姓一起过春节。
从缓冲地带上去走到这面墙的尽头,那是其中一座角楼,之所以叫角楼并不是因为这座宫殿在故宫的四角,而是因为天上的28星宿中的角仙下凡,住到这座宫殿里,所以才称之为角楼。
往里面走,就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是整个故宫里最尊贵的一座宫殿。也只有它的屋脊上有十只仙人走兽。分别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据讲解员所说,作为三大宫殿之一的中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它屋顶上面儿的那颗珠子就是整个中心。据说它也是北京的中心。
继续往里走,是乾隆母亲所住的宫殿慈宁宫,里面真是奢华。据讲解员所说地毯反面都是一层金丝织的。而且乾隆母亲活了很长时间,86岁逝世。84岁的时候还独自一人,没有乘轿子爬上了泰山。乾隆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好,乾隆也非常孝顺她母亲。每次下江南他都带着母亲,所以乾隆为他母亲造了一艘船,那是三层高的大船。但是由于有桥挡着过不去,便建造了当时唯一一条可升降的船,可以把三层通过人工手动合并成一层。这是只属于乾隆母子的低调奢华。
古代的后宫不可干政,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有一次太后在跟乾隆皇帝闲聊的时候,无意中提到顺天府东面有座庙,非常灵验,就是年久失修了,想让皇帝派人去修一下。在自己亲妈面前,乾隆当然要说好,马上派人去。但刚出慈宁宫的大门,就把慈宁宫的所有太监婢女都给杀了。因为太后常年在宫中,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事呢,定是这些太监和宫女传进来的。
在乾隆皇帝上位的第三天就颁下了这样一道旨意: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恐皇太后闻之心烦。皇太后仁慈,抚爱朕躬,圣心切至,凡有所知,母子之间,岂有不告之理?但朕与诸王大臣所办政务,外人何由而知?其应奏闻母后者,早已奏闻矣。这可见当时的制度有多么严格。
走着走着便到了中午,我们来到冰窖吃饭。因为故宫里不许生火,所以饭菜都是从外面买进来。冰窖原是用来储存冰用的,因为
夏天没有空调,人们特别热,该如何呢?就是用这些冰。
吃完饭,我们就继续参观故宫了。来到一座大殿门口,老师让我们在门外看柱子和房顶。老师告诉我们,中国的房屋都是木头建的,全部采用榫卯形式。那时我们中国修房子是没有地基的,而且房梁上也没有钉子固定。正是因为这种巧夺天工的搭建方式,中国的房屋才能屹立2000年之久。外国人认为我们建的房屋是脚下无根,头上无钉,风一吹就倒。但是他们如何知道,中国的房屋之所以能够保持2000年之久,是因为就算是地壳运动,凭借这种独特的搭建方式,房子也是墙倒屋不倒。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传奇。而且房檐的修建也是有讲究的。在北京的故宫里,古人们测量出夏至那一天太阳的角度是76°,冬至的那一天,太阳的角度就是26°。房屋延伸出来的那部分,永远是支撑屋子柱子的1/3。夏天的时候,太阳刚好被屋檐挡住,不会射到屋里就没有那么热。冬天的时候,太阳刚好射到屋檐里面,就不会那么冷。这是古人博大的智慧。
愉快的一天就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老师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卷子来测试一下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的多少。前三名还有奖励呢。不过很可惜,前三名两个全对,一个错了一道题,我错了两道题。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
故宫的传奇,从永乐十四年准备修建紫禁城的时候就开始了。这座神奇的宫殿,吸引人们的不只是那金碧辉煌的红墙碧瓦,更是那六百年的文明,六百年的沧桑
岁月。站在大门前,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盛世,当年那高大威武的紫禁城。
六百年前永乐皇帝的北修故宫,南建武当,构成了六百年后的南水北调工程。然而它更彰显了那个时代的英勇非凡,那个时代不同的盛世辉煌。
我们无法想象,在如今的人工智能面前近乎原始的时代,这是怎样一项浩大的工程。又如何在这种只能靠人工没有任何外界
帮助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建造出这座至今都令人震撼的宫殿。虽然我们无从得知,故宫到底是三年建成还是十四年建成,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它的确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无价之宝。世界一流的排水系统,不管下多大的雨,宫殿里都不会积哪怕1cm深的水。世界一流的建房技术不管多大的地震都不会将人压倒在屋下……世界在前进,历史在更新,人类进步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
昔日的红墙绿瓦,成了今人怀念过去的地方;昔日的皇家圣地,也成了今日的旅游胜地;地上、墙上的满目疮痍,仿佛在诉说着明清王朝的衰败;大殿内的金碧辉煌,仿佛在诉说着明清王朝的昔日盛世。那些房,那些院,那些墙,构成了这道别样的风景。
一次次的摧毁,一次次的重建。今天的紫禁城,不止被人们所熟知,它更带着六百年前的文化传承了下来。光阴流转,岁月如初,让每一块红砖绿瓦为我们诉说六百年来的兴盛与衰败。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