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忍”字透露着卑微的沉默着的风骨傲气,恍如到达彼岸的摆渡人,在流亡之间停泊,在成败之间穿梭,以为尊,以为卑,实则刚劲,不过蓄势待发而已。
混沌于跌碎了的时光流离中,忍之一字,众妙之门,傲骨铮铮。韩信悬头颅于屠户胯下,含垢忍耻,锋利的目光刺破了刘项之争的最后一道防线;刘邦拜殿下于项羽脚底,手捧咸阳,暗涌的帝心沉淀于鸿门毒宴的心怀鬼胎之意;司马懿临侮辱在诸葛叱前,端然危坐,而后称病躲避于曹爽锋芒漠视苦泪;德川家康沦落为信长之犬,忍辱负重,弑子毫不手软终成就全国制霸;宣宗李忱装疯卖傻长安城,百般摧残面不改色,深藏韬略一举迸发杜绝傀儡称帝朝政;刘秀谦卑低调于俗世跟前,隐含兄仇,扭转政治联姻于基石封皇后杀其族。
到底,“忍”为什么?其一,辨识因果利弊,以生起忍;其二,接受得失祸患,忍于动乱;其三,担当外撼物移,漠视谩骂;其四,化解嗔怒婆娑,无生法忍。
刀提在心口,当以自持,以为忍。并非对准自己的恶意的刀刃,若是后者,便不在忍之范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自当拼命。
绥靖政策的荒诞苟安,纵容了战争并把它急速扩张,导致二战爆发加速,终究破产;韩信以人而生却以人而亡,狡兔死走狗烹,终死于吕后之手;清政府偷安一时,一味忍让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扣上了残疾的帽檐。
因此,忍耐不是怯弱,怯弱更谈不上是忍耐。那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审时度势的智慧,保全自己的良方,主动收缩的调整和以退为进的策略。
高三:邱诗雅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忍让并非尊严,即使你匍匐着,低着头,怕也可以气宇轩昂地伫立着。
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一个“忍”字诠释了中国成大事者成大事者的秘诀。也许西方不是这样,他们靠着宣泄成就自己。忍为收敛,避其锋芒,静观其变,即使奉承,也怕是黑暗前的几许虚幻光景,等待将你吞并。
所以,“忍”,需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凌厉,酝酿成的涵养。
忍,可用于谋略,夺金戈铁马。却不可作为一直伴随生命的理由,太牵强懦弱。
这种是让,而且过度,意为目光的残障。
无生法忍,以为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