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做了两次家访,虽然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家庭背景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的欢迎,从这些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的用心。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学生,也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学习。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于是就有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隔代的宠爱使得孩子心理放纵。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孩子的家境十分窘迫,这些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差异十分严重,这些都给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我发现通过家访,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我们班有个叫赵子鑫的男生,家访之前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爱做小动作,从没端端正正地坐着上一堂课,总是动来动去,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但是自从上周我和段老师去他家家访过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课堂上坐姿最端正的是他,每次我望向那个方向,总能和他的目光有交流。我也感受到他也在关注我,我知道这是一个好现象。有一次报听写,全班写对的人不多,但他就是其中一个,我就利用这个契机奖励给他盖了一个“小奖章”在他的书上。后来,他的妈妈送他来学校时,我也当着赵子鑫的面向他妈妈表扬了他最近在班上的表现。她也向我反应赵子鑫在家里学习也认真多了,又得到了一个小奖章,高兴得不得了,对学习也更有兴趣了。现在,对我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的反应十分积极,如果会他就果断地举手,如果不会就专注地看着我或者回答问题的同学,期待从我们这里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态度明显变得主动。
我认为此例说明了家访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他们会因为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而改变学习态度。
同样,这次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们班共74个学生,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七十四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通过这次家访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要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困境,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取得好成绩更为重要。有的家长一味地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什么都无所谓了。我们就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还有一些家长只知道一味地严厉管教,那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非常迫切,而他们又缺乏科学的学习指导方法,如果再次家访,对这样的家长就需要将科学的学习指导方式传递给他们。用真诚的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家访氛围,将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及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
相信有师爱,家校的距离不再遥远;相信有师爱,家校的联系越来越紧;也相信有师爱,家长的支持更加坚定;更相信有师爱,学生的进步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