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成长的童话
电影《千与千寻》的结尾处,千寻紧紧挽着
妈妈的手臂,走出黑黢黢的隧道,与千寻第一次走进隧道时一模一样的镜头,让人恍惚以为经历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但千寻的发带一闪而过的光芒,却在提醒你它不可辩驳的真实。这也许就是“成长”的模样——它来得如此缓慢而微弱,以至于让你无法觉察它的到来,但总有某时某刻,你又如此真切的感知它的存在。
我第一次看《千与千寻》是在2002年。我早已不记得第一次看完此片是什么样的心情。宫崎骏的世界中没有迪士尼式的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它更似乎是真实世界的隐喻。千寻在百般不情愿中,不得已被父母带入的这个神灵的世界,不是像极了年轻人不得不逐渐面对的成人社会吗?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必须通过工作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每个人都逐渐变得势利而且世俗,为了填满欲望而生活。片中出现的无脸男,即是欲望也是诱惑,他学习人类的欲望反以诱惑人类,并因为人类之欲望而膨胀,汤屋的人们争抢着取悦欲望,直到欲望将他们吞噬,才引起他们的恐慌。然后他们将这场灾难怪罪于千寻,因为是千寻最初将无脸男请进了汤屋。可是节制的欲望本是无害的——就像无脸男离开了汤屋后也会变得温顺——只有人类自己难填的欲壑才会酝酿出灾难。
如果说迪士尼编织的是美国式的梦:它抽离掉丑恶只留下美好、努力说明梦想力量。那么宫崎骏的梦则是东方式的:婉转、深刻又略带复杂,在委婉的告诉你世界的真实,但同时又让你不要忘记这个世界的美好。
人生的诡计就在于,你总是相信明天比今天更好——这样你才有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但是随着
岁月的流逝,你会发现最美好的时光永远在过去。于是我们总是在年幼时渴望成长,然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怀念过去。这是心灵和时间之间的龟兔赛跑。
再遇《千与千寻》
终于与《千与千寻》再度重逢了,虽然之前也看过,但在大银幕上欣赏这部宫崎骏的经典却是平生第一次。 经典是需要细细品味甚至是反反复复重看的,而每看一遍都会有迥异于往日的观感。《千与千寻》也不例外。
可以说,《千与千寻》是一次宫崎骏对“现实”的郑重发言。整部电影所指向的,统统都是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病症。比如对神明毫无敬畏之心的千寻父母,被人类污染搞得臭气熏天的河流化身“河神”,通过操纵别人命运榨取财富的“女企业家”汤婆婆,在名利场迷失自我的妖怪“无脸男”,贪得无厌最终被“无脸男”吞噬的油屋雇工,被汤婆婆这样的强势家长过分呵护所催生的“胖孩子”……无论是人类,妖怪还是神明,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代表和象征了一些凡人会犯的错误或者原罪。
《千与千寻》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立体生动的人物,更重要的是,电影里那些带有浓厚批判色彩的深邃思想,而这在动画电影里是不常见的。这也大概就是为什么很多漫迷把《千与千寻》奉为宫崎骏“巅峰之作”的原因吧?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