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一句顶一万句》观后感

时间: 2018-11-30 11:15;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观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2009年发表的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描述了中国人的孤独感和友情观。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2016年,西老庄影业等公司把后半部分《回延津记》改编为电影《一句顶一万句》,导演:刘雨霖,编剧:刘震云,主演:毛孩、李倩、刘蓓、范伟。

相比较小说,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更为吸引人,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简化了人物,浓缩了故事。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出延津记》讲述了吴摩西为了寻找丢失的养女走出延津的故事,《回延津记》讲述了牛爱国为了寻找私奔的老婆走回延津的故事,原著人物众多,故事曲折。而电影只保留了后半部分,把一个头绪复杂的“出延津回延津”的故事改编为“姐姐牛爱香结婚”和“弟弟牛爱国离婚”的简单故事,并只围绕“婚姻”和“孤独”两个话题展开。故事脉络简洁清晰,人物关系简单明了,揭示主题集中深入,属于“画龙点睛”式的改编。

二是刘蓓的精彩表演。刘蓓在片中饰演牛爱国的姐姐牛爱香,虽为配角,但却极为抢目,她把一个因恋爱受伤而独身多年但又受不了孤独的煎熬中年结婚的不幸女人演绎得生动而感人。她的每一个眼神、表情、动作,都透露出求爱而不得、求知己而落空的中年女人的沧桑、无奈、凄绝和悲凉。另外,其表演也非常接地气,饰演的角色是卖火烧的,她把卖火烧女的那种麻溜干练、平实庸俗表现得极为真切,活像一个卖火烧的邻家大姐。

三是紧紧扣住“出轨”这个颇遭热议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有两个:“怨恨”和“宽容”。前半部分牛爱国对妻子庞丽娜的出轨一直心怀怨恨,甚至动了杀妻之念,但是经历一些人和事尤其是受到老同学张楚红的点拨之后,突然醒悟了:“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自此他原谅了妻子庞丽娜及其情人,自己也从怨恨的泥淖中走了出来,人生境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这部电影虽然对原作删改较大,但是并没有偏离原作的主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深化和提升了主题,也就是说,既避免了原作的芜杂和琐碎,又较好地呈现了原作的主题思想,属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史上较为成功的一个范例,因而面世之后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等多种奖项。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二)


  老刘的这本小说还是延续着他的写作风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重大的事件,描写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透露着小人物对生活的无奈。《一句顶一万句》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个部分,延津就是老刘的家乡河南省延津县,书中写的就是延津的一些人和事。看书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老刘坐在你对面,泡着壶茶跟你“喷空”,说着他记忆中的家乡的故事。因此读这本书会让你感觉很轻松,没有了专业书的压抑,没有了哲学书的深奥,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跃然纸上,在你眼前晃动。而且我们离河南较近,对文中的风俗、方言更容易理解。

  主人公杨百顺一生孤苦,最羡慕的职业是喊丧,最崇拜的人是喊丧的罗长礼,却未曾说过话;最好的朋友是剃头的老裴,也是一年碰不上几次面;老裴偶遇躺在草垛上打摆子发烧的杨百顺,救了他一命,同时也是救了为了一句话怒气冲冲正要去杀小孩舅的老裴自己。一句话让杨百顺把老裴视作最好的朋友,一句话也差点让老裴成为杀人犯。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一句肺腑之言能让陌生人成为知己,一句诋毁人的话能让朋友成为仇人。有的人整天夸夸其谈,嘴巴像刀子,却说不到点子上;有的人寡言少语,却能一语中的。书中上部分杨百顺为了找“能说的上话”的养女,走出延津;下部分牛爱国为了找“能说的上话”的朋友,回到延津。一走一回,延宕百年,都是为了一句话,为了“能说的上话”。为什么他们会辗转千里就为了说句话?正是因为他们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说话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桎梏给国人带来谨言慎语的思想,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诚信缺失更是让人人都树立了防御意识,三缄其口。但是每个人天生都有倾诉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排泄的时候,孤独和寂寞便油然而生。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孤独者还有私塾先生老汪,老汪孤独是因为思念一个人,思念她而又找不得,所以经常堵得慌,他排解的方式是散步,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解释是“孔子当时正伤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有朋友,才会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这个孤独的老汪后来更苦。淘气的小女儿淹死后,看着淹死女儿的水缸哭了三个时辰,半年后也不能释怀,“心里像火燎一样,再忍就疯了”,想哭却哭不出来,痛到深处就是这样子吧。最后,老汪决定走出延津,一路向西,到了宝鸡以吹糖人为生。老汪在书中只是个片段,但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就像余华《活着》中的福贵一样孤苦的让人心酸。我时常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穿着长衫,在他的“种桃书屋”书写着“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的老头。

  再有杨百顺的师傅老詹,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到这儿传教,传教一生也只仅仅九个徒弟,但是他并不气馁,仍然风里雨里的满延津跑。常人应该认为老詹一个人背井离乡应该是最孤独的,但恰恰相反老詹不觉得孤独,这就是信仰的作用。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信仰,无论你是信佛、信基督,还是信共产主义。就像老詹传教时说的:“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书中还有更多的人物,都是些社会底层:买豆腐的、赶马车的、剃头的、杀猪的······我们多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独谁没有呢?其实人们都孤独,只是大多数人在孤独发作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存在。每个人排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散步,四处溜达;有的人喝酒,一醉解千愁;有的人是找一知己聊天,互诉衷肠。

  我想起老刘在电影《甲方乙方》里客串出演的那个有点自闭的情痴,幻想着和异国公主的恋情。是否老刘自己也是孤独的呢?

  “一个女人与人通奸,通奸之前,总有一句话打动了她。”这句话是什么,杨百顺一辈子没有想出来。我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句话,但最终,谁是最佳的听众?更多时候,我们的这句话都留给了自己。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无人可说;大多数人到后来,是无话可说。千百年来,中国人真的是孤独的,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成为不敢说的理由;被礼仪道德约束着,成为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

  当杨百顺最后看到自己私奔的媳妇和情夫之间的亲密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突然没有了仇恨,终结了他的寻找,开始了他的新生。人就应该这样,生活不是生活在过去,而是要生活在未来。活在当下,好在我们还有希望,可以快乐的孤独着。

    返回栏目
  • 上一篇:《茉莉姐姐话禁毒》动漫宣传片观后感
  • 下一篇:观看电影《我不是药神》有感作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