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在战友们心中是个“活雷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为战友做了很多好事“活雷锋”,却被人认为做好事是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人想到在他们中间如果没有了刘峰会怎么样。在他离开部队的时候,他帮助过的人中只有何小萍来相送,他孤孤单单的离去,这样的情节让观众倍感失望,他得到的是“大家都爱你,却没有人喜欢你”,于是乎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所表达的是一种“好人没好报”的结果,给人们带来的感触是“人为什么要善良?”的讨论,相信这不是影片编导的初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能说他的“活雷锋”只不过是一种非官方的、有名无实的、甚至是带有调侃性质的称谓,“大家都爱你,却没有人喜欢你”这样的结论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它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大家都爱你,爱的是你为大家服务,不喜欢你是因为你傻。如果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是“人为什么要善良?”的讨论和思考,那它的意义和内涵是有些问题的,因为这种思考和讨论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很可能是负面的。
影片中的场景与情节是他们曾经所拥有的故事。据称很多当年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是流着眼泪看完这部影片的,影片勾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而他们的经历中,感情纠葛是让人最为记忆深刻的,也是战友们多年之后的话题。刘峰拥抱丁丁那场戏中,片中刘峰拥抱她的时候,丁丁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应该说还略有所附就,这一点也许与小说有出入,如果没有人撞见,也许他们爱情就此可以发展下去了,刘峰因这件事被下放到一线部队,在那个年代,青年男女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一旦被人撞见,往往就会被视为作风问题而被处理,而作风问题不仅仅是成为被人们嘲笑或被指责的对象,更严重的是尤其对一个女孩子而言,将影响到她人的一生,这也是丁丁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而说是刘峰耍流氓的根源所在。
刘峰上前线了,片中给人的感觉是由于他在文工团里犯了错误才被派到作战部队去的,这样的安排给人一种错觉:谁叫你犯错误的,如果不犯错误也许不会上前线,也就不会成为残疾。如果那年他不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别人,如果那年他上大学去了,也就更不会成为后来为生计而奔波的人。难怪看完这部影片的人们发出“好人没好报”、“人为什么要善良”的感慨。
刘峰做生意的车被扣,到联防队要车并和联防队员纠缠,战友李晓峰勇于相助并怒骂联防队员,她所骂出的那句话,让人颇感意外,毕竟这样的语言出自一个女人、一个曾经是文工团的女战士之口,还是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也许编导认为这没什么,是编导是出于写实的需要还是出于刻画性格的需要,也许很多人认为只有这样才痛快,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没有这样的语言就不够劲。但中国的语言那么的丰富,骂人的最高境界是不带脏字,作为一个文工团的女军人,入伍前是十几岁孩子,入伍后是部队里的宣传员,没有让她变坏(说脏话)的
环境,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只能是在她退伍下海之后融入了她现在的环境,慢慢地在性格上变的放荡不羁起来,是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结果,正如人们习惯了现在网络上出现的很多难听的词汇一样,比如“逼格”“装逼”之类的,这类词汇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网络上,被百度百科等网站所收纳,时代进步,语言也跟着“进步”,不过这样的“进步”还是越少越好,大家都体面些。
影片中运用和出现了很多老歌曲老的音乐,有些已经被人们淡忘了,邓丽君的歌曲在部队中流传也是必然,谁都不是生活中真空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作为有着时代象征和印记的歌曲,和社会中的很多人一样,部队也走过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现在部队战士所唱的歌曲中,很多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打下了这个时代的烙印。
都说这是冯导这几年来最好的影片,有很多老
爷爷老奶奶都感动了,都看哭了,不过我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片子里很多都是平凡的军旅生活中的小事和经历,许多事情基本上不值得一提,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比较大胆和真实,在我眼里,只要上过战场的人,不管是战士还是炊事员,都是英雄。
影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的2005年以后,跨越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群小人物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让人们感受到时代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人是需要经过许多坎坷的,越是这样,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也就越加丰富,总体上讲,我并不觉得这样的片子算作什么大片,从网上对影片的评分来看,不是很高,不过是一个流水账似的、表现一个小群体中的人在几十年中所演绎出的一些平凡人的故事而已,哪个群体没有点故事呢?哪一个群体的故事没有点感人的内容?如果要拍的话,哪一个群体的故事不能拍成一部电影呢?只怕你真的拍不过来、看不过来呢。尽管那个时代也值得回顾,可以勾起人们的记忆,但和很多作品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人们丢到脑后。人们之所以能够被拉进影院,如果不是著名导演的作品,那也许还真的要另当别论了。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