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破五,按照惯例初五过了这年就算过去了,时间真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融入世界,这年味越来越淡了,少了小时候的年味和气氛。明天该上班了,静心盘点一下自己的心情,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此时,似有丝丝感慨涌上心头,该怎么说的呢?窗外大街上个体商店鞭炮声不绝于耳,烟花弥漫遗留下大年最后的韵味。突然有一种感伤,或许真的跟不上时代了吧?想想算来,也不尽然,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不会丢弃吧,而那些无言的境界有时候不是默契,却成了条约。
昨晚,听邻居说:有一对小两口在冷战,起源是谁多做了饭。怎么就这样了呢?据说他家按照惯例是每人烧一周饭菜,那周结束,丈夫对妻子说:“下周该你了,这周我做完了。”“我有些不舒服,本周你继续。”丈夫却极其不愿意,妻子也倍感委屈,于是冷战开始,似有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默,更有大战开始时的屏住呼吸。唉!这“相敬如宾”就这样成了“相静”如陌生人。也许各自的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也许都在想该打破僵局,也许谁都只是不想放下面子,却都承受着不高兴不愉快,这种纠结在家真的是隐患,是不定时的炸弹。虽然一切都是平等化了,然而家不是讲理讲公平的地方,夫妻共同生活的这种特殊关系更需要自觉的体贴和默契。体贴就是揣摩对方的处境和要求,不待对方出言,就主动关心、
帮助。默契,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必用语言来露声露色,更不必用语言来斤斤计较,讨价还价。而这种冷战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深沉无私吗?是无言的大爱吗?是不计利害吗?这种感情是一心为对方吗?当然不是,如果真的为对方,应该是想不到或来不及想到自己这样做应该得到什么回报。而家庭这种特殊的关系赋予夫妻的责任就是应该考虑的是给予却不是索取。
曾记得,俺在农村,邻里几乎是一个大家庭,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很多时候去地里干活,小时候的我和
弟弟没人照看,邻居就主动帮忙。娘每每做点玉米面馍馍,或是包了红薯面饺子,都会自己舍不得吃也要给邻居送上点。各自内心都充满感激之情。不过反过来计算一下,邻里的送换礼物,一年来你会发现,有趣的是次数几乎相同,当谁都不会去计较,如果一方有了小心眼,总计算着自己不划算,那真的无法相处了。时过境迁,这种充满着爱的关心帮助,依旧在内心波光明影,永不褪色。
如今都市语言在流行,会听到太多诸如此类的话语。
妈妈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为你倾尽毕生心血,将来你可别忘了妈妈;恋人对恋人说:你看人家,才认识几个月就为女方花了很多钱,送了很多礼物,你看你!可怕的是我们对此司空见惯了。
母爱成了养老的交易,恋爱成了金钱的奴隶,爱成了聘礼的工具。这种赤裸裸的家庭关系没有了温情
亲情,冰冷抑郁。特别是在所谓的现代文明里,孩子做家务,父母要付费。那父母向谁要费用呢?孩子结婚要车房,唯独不要老人。母亲流泪了,因为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出走了,因为没得到需要的;
父亲沉默了,自责自己没地位金钱;苍天流泪了,社会进步换来的是没有温暖的人情。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是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和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着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不知何处止,何时休。”现实里不乏有些人鼓吹毫无价值的希望,让人纠结、抑郁、愤怒,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受了委屈,或是遭遇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尖酸刻薄,最终失去理智,脸面无光,信心瓦解,留下来的只有恐惧。难道这些是享受人生吗?如此这般人生网,谁又敢接近呢?不得不避而远之吧!这不是他人有意在疏远你,而是你自己与人群越来越远,渐行渐远。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