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
吃了晚饭,胖哥哥说,我们四个一起去看电影去。我说不想去,今天不舒服。大姐立马说,没事的,你胖哥哥开车过去,完了把你和亮亮又送回来,你只负责看完就好。于是,我便与他们一同前往了。
早就看朋友圈刷遍了《我不是药神》,一直没时间看,今晚看完整部电影,如果说10分的总分那么我给满分,不怕他骄傲。确实是部值得观赏,引人深思的影片!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一个面临各方经济压力的小药贩在一个白血病病人找上门寻求印度治癌药途径时,开启了跨国走私治癌药的道路的故事。
片子开头部分不失诙谐幽默的氛围,可后半场有三个镜头我还是忍不住抽泣了。
全片让我最惊喜的是王传君。从王传君出场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场的时候,我还是看到了关谷神奇的影子,由此可见,一个演员打破一个角色带给观众的思维定势有多困难,但是差不多四五十分钟的时候,因程勇(徐峥饰)拒绝再卖药,其他人陆续走了之后,他作为第一个找上程勇的白血病病人,他怀着最后一点点希望,笑着问了一句,是喝多了吧?得到程勇的一句 " 滚 " 之后,他的一个哭泣的表情让我瞬间跳出了关谷神奇,再也找不到一丁点关谷神奇的影子。那个表情里,我看到了一个孤援无助的白血病病人,在失去之前构架的美好的未来生活的支撑后,那万念俱灰的感觉。明明在前几天,他还请程勇回家吃饭,一起看了他尚在摇篮里的儿子,一起向往着未来的生活。对病人来说,程勇带给了他们生的希望,而他又在一片乐声欢呼中重新把这希望亲手毁灭,这打击远比之前要更痛苦,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有过希望,再失去,便是绝望。后半场,吕受益(王传君饰)的病情恶化,强撑的笑容和瘦削的面庞,以及再度自杀前看妻儿的最后一眼,于此,我忍不住第一次哽咽了。
再则表演的中规中矩的是周一围。巧的是我前段时间刚好在看《红色》,《我不是药神》里的曹斌(周一围饰)和《红色》里的铁林(周一围饰)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区别,铁林是在抗战时期一个本分的小巡捕,因无法有效治罪日本人而后对租界的 " 法律 " 失望,曹斌是一个同样本分的小警察,一个被上司派遣抓捕假药贩子任务的小警察,相同点是二者心中都有仁义,不同点,大概是铁林选择了战乱中献身卫国,曹斌选择向上司推掉了任务。这个不同点,不是他为人的不同,而是时代的限制,法制年代,他能做的只有逃避,他也曾被病人的血泣所震撼,他也曾为了拯救黄毛而奋力,然而这些根本没有用,他只能逃避。
第三个要说的是那个为了不拖累家人孤身前往城市打工的 20 岁的小黄毛。沉默寡言,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出场便是抢程勇从印度走私来的药,但却把药分给其他病人。在程勇提出不再卖药之后,第一次有情绪上的大转变,很愤怒、很痛恨,愤怒程勇把买药途径给了一个卖假药的无良商人,痛恨病人们又一次堕入地狱,痛恨自己的无能无力。在病友们前往吊唁吕受益时,他一个人默默坐在楼梯一角,吃着橘子,呼应吕受益招呼人的小特点。黄毛也是很看不起程勇的,所以在程勇第二次找上他之后,他只让程勇滚开,而后,在听闻程勇将药定价 500(正版途径购买 40000)时,又一次开始帮助程勇,并在看到警察出现在仓库时,一言不发地开走了货车,将程勇撇在了假药事件外,而在这之前,他才刚刚剃了头发,听程勇的话,买了车票准备回家看多年不见的父母,一个才20 岁的男孩子,只是想活着,他犯了什么法?这里再次戳中了我的泪点……
另一个是从程勇手里买走了印度进药渠道的假药贩子张长林(王砚辉饰),这个角色很饱满,有市井小民的贪婪,却也有仁义,人性,从来都是多面的。他贪婪地提高了药品的价格,病友们抗议之下不再保护他,他被警察通缉,在重新找到程勇并敲诈了二十万之后,他面对程勇重新卖药并且是以 500 元的低价之后,他是佩服的,所以他在被警察抓捕之后,他没有供出这个人,他做不到视金钱如粪土,就让能做到的人来做吧。
最后要说的是徐峥,我看过的徐峥的作品,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无一例外是喜剧角色,他还是能让人轻易笑开,也能让人轻易落泪,这应该就是演员的魅力所在。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筹钱给老父亲做手术,铤而走险开始走私治癌药,虽然很市井,但却不贪婪,印度零售价 2000 批发价 500 的治癌药他定价5000,会给身边的人免费的药,也会给钱,可以说,完全不贪婪。但是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他害怕上有老下有小的自己被抓坐牢,所以在假药贩子张长林略施小计的诱惑下,卖掉了进药渠道。一年后的他,事业小有所成,在吕受益的老婆找上门时,在看到了吕受益因经济压力和病痛折磨双重打击下割腕而躺在医院的画面时,他又一次走上了走私药的道路,只是,吕受益早已是个空壳子,缠绵病榻,时日不多,就算是药,也救不了他了。在黄毛为了让他撇清走私药的嫌疑而开车引走警察却不慎被大卡车撞死后,他第一次哭了,哪怕是吕受益,那个最开始帮他的男人走的时候,他都没哭,这个年轻的才20岁的男孩子,为了他而死,他泣不成声。哪怕是为了黄毛,程勇也会坚持下去的,同时,正版药品公司向印度提出诉讼,请求封锁印度制药厂通过了,制药厂被封了,程勇再也拿不到成本价 500 的药,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通过购买零售价 2000 的药再以 500 的价格卖出去,即使要亏上几十万,他也还是那么做了。看到这里,我再次忍不住抽泣了,确实是被感动了。这样一个无私博爱的人,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程勇重新走上卖药的道路时,我想他就已经做好了被抓捕的心理准备,他把儿子送出国托付给前妻,孤身向前,卖药的渠道越扩越广,他的损失也越来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最后被警察抓到的那晚,他拼命喊着让病人们跑,自己开车拦在了警车面前,在确保病人们跑远后,他开门自首,面容很平静,不意外,认命地没有一点挣扎,可是下一幕,在看到本该跑远的病人们被两面夹击的警察抓获之后,他挣扎着似乎想爬起身,我想他并不是想拒捕,只是残忍现实里的最后一点本能的挣扎。 开庭的时候,被告人陈述环节,我以为他站起来,会说很正义很伟光正的话,但是并没有,他只是说,他看到这些人,很同情他们。仅仅是同情吗?我觉得不止。
究竟如《我不是药神》中的“天价药”是怎么来的?其实原因远比“无良药企大奸商”要来得复杂。
首先从药企的方面来说,每开发一种新药,成本是巨大的,这其中不仅涉及到至少十几亿美金的投资,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一种新药,从理论阶段构效关系的研究,到合成路线的规划,到制药工艺的开发,再到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验证,再到剂型的选择,最后把“活生生”的药做出来——这才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之后是漫长的临床研究。
在动辄十几年的临床研究过程中,还要需要根据临床反馈,不断改进制药工艺,任何一个小环节的差错,就可能前功尽弃,新药胎死腹中。好不容易熬到临床研究结束了,药企又要面对新药注册的严峻任务。要知道,一份新药的注册材料,有时能够多达十万多页,虽然美国FDA的审核期只有6个月,而中国药监局的审计时间最短也可到4个月,但实际上,新药注册长达数年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可以看到,开发一种新药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非常巨大,事实上,除了国际上屈指可数的那几个历史悠久的巨头药企之外,几乎没有公司有能力独力开发一种新药。所以,人家大药企千辛万苦做出来的特效药,卖贵点,可以理解吧?毕竟需要足够的盈利来开发下一个新药啊!
另一方面,一个进口药的价格构成也很复杂。从国外药企生产到中国病人买到药,这其中要经过关税、增值税、进销差和批零差种种手续费用,我国虽然一直致力于“零关税”政策的形成,但到如今为止,因为种种原因,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关税。此外,外国进口的“原研药”在国内是享受“单独定价”特权的,所以因为较高的关税,再加上国内经销商层层过手的利润加成,最终原研药的价格往往是仿制药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由于我们的国家几乎无力研制开发种种特效药尤其是抗癌药,往往就会出现进口药“天价”的情况,但从《我不是药神》中得知,同样的药品,印度就便宜很多,为什么?凭什么?这是因为印度人民实在是完全无力消费昂贵的正版特效药,于是印度政府执行了“药物强制许可制度”,也就是不经过专利人同意,由政府授权制造仿制药——听起来是不是不讲道理?但这却是符合TO规定的!至于中国为什么不这样做?也许是我天朝上国不屑此宵小行径吧!
事实上就如电影中表现的一样:一瓶在国内卖4万一瓶的正版抗癌药,可能在印度的货架上只标两千元,而印度仿制药的出厂价则更是只要500元!为什么看病贵、看病难?中国有多少家庭能有钱到一瓶4万地不停把药往里吃的?
《我不是药神》中的江湖大骗子张长林的一句话,道尽了中国人病不能医的辛酸和痛苦:“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而片中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在哀求警察不要继续追捕走私印度仿制药的人的时候,所说的话更是让每一个老百姓动容:“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领导,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朴素而让人心痛的台词,恰恰是对中国社会现实之追问的最强音。
《我不是药神》的确就是中国电影当下最稀缺的极富现实意义的电影,徐峥和宁浩是商业片好手,他们完全可以继续如法炮制一部让观众们开心捧腹的喜剧,绝对能赚钱,但这一次,他们却勇敢地触及了这么令人沉痛也令人沉思的题材,不得不让人尊敬。我们常常羡慕韩国有《熔炉》这般改变国家的电影,希望《我不是药神》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其根本是植根于我国民生与社会现状的文艺再创作,且片中煽情而克制的表现手法,也与韩国同类电影也有明显区别,国人实在是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应该庆幸我们也有了这种为民生发声的好电影了。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