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来到世界最低的盆地——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地域之奇特;如果你从碧海蓝天的永暑礁来到人间仙境喀纳斯湖,同样会感慨我们祖国风光之秀美;如果你从秦始皇临海求仙所到之处成山角来到霍尔果斯口岸,更会惊呼我们祖国疆域之辽阔。
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地大物博,山川之雄奇壮美。这是因为新疆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如果你来到新疆,想探究西域的神秘地域,揭开西域文化的美丽面纱,热情好客的新疆人就会告诉你,去伊犁旅游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你到了伊犁,寻幽探古,想感受民族风情,会有人告诉你,不到尼勒克县唐布拉大草原,就不知道伊犁美在哪里。
我知道尼勒克这个地名,还是在清人徐松的《西域水道记》和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天山行色》中读到。
汪曾祺先生赋诗一首《雨晴,自伊犁往尼勒克车中望乌孙山》:
一痕界破地天间,
浅绛依稀暗暗蓝。
夹道白杨无尽绿,
殷红数点女郎衫。
到了尼勒克后,汪先生写道:“站在尼勒克街上,好像一步可登乌孙山。乌孙故国在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流域,尼勒克或当时是其辖境。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不知有没有到过这里。汉代女外交家冯嫽夫人是个活跃人物,她的锦车可能是从这里走过的……”
在文人墨客笔下,尼勒克跟西域历史文化的渊源密不可分。
如果有人问,尼勒克美在哪里呀?
告诉你吧,尼勒克的美,首先美在她的名字。
在蒙古语中,尼勒克就是“婴儿”的意思。从古至今,这个婴儿就处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之中,她在祖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愉快地成长。我家有女初长成,现在的尼勒克,已经由婴儿长成了漂亮的大姑娘。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的山川,美在她的四季。
尼勒克四面环山,四座山手拉着手,护卫着这个“婴儿”,让她茁壮成长。这四座山分别是西北边缘的科古尔琴山,北部的博罗科努山,东北部的伊连哈比尔尕山,南部的阿布热勒山。
尼勒克的山,山顶终年积雪,那叫雪冠。阳光下,雪冠晶莹剔透,银光耀眼。它是那样的冰清玉洁,冷峻孤傲;它是那样的清廉无私,刚正无畏。冬天来临,每一座山都及时地披上白色的盛装,座座银装素裹。它们把自己完全隐藏在另一个世界里,享受着无穷无尽的安然和静谧。
当第一朵野花报告春天到来的时候,尼勒克的群山从睡梦中苏醒了,它们慢慢地褪去冬装,换上春衣。于是,整个尼勒克就春意盎然了,山坡上,绿草茵茵,各种野花争相露出笑脸。山间的小溪流水潺潺,欢快地奔向嫩绿的草原。
夏天的脚步很快,好像一个和初恋的情人相会的小伙子,生怕耽误了约定的时间。于是,群山就赶快换上夏装。这时候,它们戴着银色的帽子,穿着浅褐色的上衣,绿色的裙子,真是仪态万方。有时候,它们的着装十分整洁,让人觉得它们好像就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给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有时候,它们会披上薄如蝉翼的轻纱,显得朦朦胧胧,诗意盎然;有时候,它们会腰系白色的绸带,似乎在翩翩起舞。
当夏天还在玩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秋天就悄悄地来了。你简直就分不清夏和秋是如何交接的。这时候,山上的树是更绿了,山坡的草是更青了,山间的水是更大了,水边的野花是开得更艳了,山腰的牛羊马驼是更肥壮了。这时候,你就仔细往远处的山腰上看吧,白云在山腰缠绕,羊群在山上吃草,真的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羊群了。夏天隐退之后,老练成熟的秋天就包揽了一切。它像一个豪情浪漫的画家,在山上山下尽情泼墨,挥洒诗情画意,于是,尼勒克的群山千峰竞秀,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的河流。
尼勒克县境内分布有三大水系,即南面的巩乃斯河水系、中部的喀什河水系、北部的阿夏勒河水系。巩乃斯河是伊犁河的三大支流之一,它的源头与喀什河源头隔岭相邻。巩乃斯河发源于和静县,东从木斯乌特开勒进入县境,南部至西面的库木德萨依出县境,至巩留县,在县境内全长共42公里。喀什河是伊犁河的第二大支流。它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的古尔本别尔克冰达坂。穿行在博罗科努山、科古尔琴山、阿布热勒山的山谷之中,在托海村向南至雅马渡汇入伊犁河,在县境内270公里。阿夏勒河水系位于县城西北角科古尔琴山脉中,经阿夏勒河乌孜至精河县的沙山子,水系多为泉水和山溪水,在县境内长60公里。
尼勒克像一片柳叶,又像美女的弯眉,喀什河由东向西从中穿流而过,就像是这片叶子的主脉,其他还有1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就像整片叶子的脉络。这些河流是生命的河,是它们滋润着尼勒克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哺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佑着这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生灵的生生不息。
尼勒克的山是几百条河流的母亲,尼勒克的河流是它的所有生灵的保姆。几百条小河分别奔向喀什河、巩乃斯河、阿夏勒河,它们从山沟里出来,先是探头探脑,小心翼翼,无声无息。然后,它们看到了这个新奇的世界,对一切都很好奇,于是它们加快了下山的脚步,扭扭捏捏,东张西望,脚步匆匆。再后来,它们的伙伴慢慢多了,一个,两个,三个。于是,它们手拉着手,结伴而行,开始是窃窃私语,渐渐地就欢声笑语。它们加快了脚步,开始奔跑跳跃,冲开一切艰难险阻,涌向理想的未来。这100多条河流各有各的姓名,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脾气。于是,它们在各自奔向未来的过程中,就给尼勒克带来无穷无尽的美。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的湖泊。
在尼勒克县境内的科古尔琴山、博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阿布热勒山中,分布着95个形态各异的高山自然湖。这些湖泊起着涵养水源,维持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有的可养鱼、发电,有的可浇灌农田、草场,有的还是疗养、避暑、旅游的胜地。湖,俗称海子,哈萨克语称库勒。这95个湖成因有两类,一类是在地壳演变过程中,由地层断裂形成的断层湖;一类是冰川运动形成的冰斗湖。这些高山湖泊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素有“小天池”之称。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的温泉。
尼勒克地区泉水很多,共有山泉2873眼。按分布的地理位置,可分为高山泉、中低山泉、河谷平原泉;按成因可分为高山接触泉、中低山裂隙泉、河谷平原侵蚀泉、人工泉。尼勒克县境内有一条西起科古尔琴山,经博罗科努山,东至依连哈比尔尕山的地热带,地热带遇断层破碎地带,地下水经裂隙漏出地面,就形成温泉。尼勒克县境内从东至西有喀什河源温泉群、巴尔盖提温泉、塔尔阿尔桑温泉等。这些温泉大部分水质很好,有的可以饮用,有的温泉浴可以防病、治病。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的草原风景区。
唐布拉草原是伊犁有名的草原之一,唐布拉百里风景旅游区以草原、温泉、雪峰、河流为主要特色。这里芳草萋萋,流水滔滔,雪岭云杉交相辉映,高山白云相依相伴。胜似人间仙境的唐布拉大草原,一步一景,如诗如画,被誉为塞外江南,百里画廊。这里有茂古幽深、神秘莫测的狗熊沟;有奇峻挺拔、怪石林立的“小华山”;有水温高、水质好、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的四大温泉。而岩画、乌孙古墓群、石门、石桥、怪石点缀其中,让人惊叹陶醉,温凉宜人的气候更使唐布拉成为全疆闻名的避暑胜地。吉仁台峡谷风景区群峰并列,怪石嶙峋,有三峡之美。吉仁台水电站建成后,库区回水50多平方公里,将成为伊犁地区最大的水上运动、娱乐、游览区,游人可领略高山出平湖之壮景。喀什河谷风景区苍葱碧绿,绵延110公里天然而成、巧夺天工的喀什河谷次生林被列入全疆旅游开发十大项目,并被申报自治区级风景区。自治投资建成的次生林度假村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其独有的天然之美无与伦比。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历史悠久的古迹。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位于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处的喀什河畔奴拉赛山谷中,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谷,矿脉顺沟谷展布。尼勒克奴拉赛古铜矿遗址是古代塞种人所建,为春秋时期古铜矿遗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这样的采矿炼矿遗址,不仅在新疆是首次发现,就是在中亚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它对研究西域尤其是伊犁河谷流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阿日喀什古城遗址位于今尼勒克县城东北角。阿日喀什系蒙古语,含义为“太阳出来的地方有一宝石城”。据《新疆记载》中载:“惠宁城又东十五里,有城日固尔扎,又东一百八十里,有山日喀什。”阿日喀什城是根据山河地名而命名。从出土的陶瓷残瓦片鉴定,此城为公元1225-1428年所建。
喀什回子古城遗址位于大喀拉苏西南1.5公里,处在大喀拉苏沟以西,小喀拉苏沟以东,喀什河北岸,伊尼公路以南的两夹沟一河的冲积小平原汇合处。此古城遗址虽已被当地居民开垦做农田,但古城垣依然可见。该城为正方形,地形十分险要,三面环水,河岸边悬崖陡峭,四周是起伏的群山,可谓“一人把关,万夫莫开”。此城为军事重镇,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曲勒图木坎布喇嘛塔又称活佛塔。曲勒图木坎布喇嘛于1851年出生于尼勒克科克浩特浩尔村,自幼去吉仁台学习喇嘛教经文,后随查干活佛去西藏深造,学成后于1895年回尼勒克,积极筹建喇嘛召。在曲勒图木坎布喇嘛的主持下,喇嘛召快速建成,喇嘛教不断发展壮大,最盛时有大小喇嘛415人,前往喇嘛召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每年平均万人以上,最盛时每日达千人。曲勒图木坎布喇嘛于1911年圆寂,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的骨灰和泥在他生前传教之地建成曲勒图木坎布喇嘛塔,以示纪念。
喇嘛召,蒙古语为“喀什乌力扎图庙”,藏语称“阿日西朝格伦”,汉语为“崇寿寺”。喇嘛召位于喀什河中游河谷阶地,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三日(1897年),总建筑面积1334平方米,其间有3个寺,可同时容纳2500人念经,5000人朝拜。其中大庙两层,长50米,宽25米。三寺之外,还有公房两院,共10间,大小喇嘛院禅院44处,2116间,召内设备齐全,香火旺盛,内地和西藏均有人来朝拜。
尼勒克之美,美在她独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三区革命纪念地。
阿克塔斯洞位于县城西北角的加哈乌拉斯台沟内,实为一白色石灰岩溶洞。阿克塔斯洞是三区革命爆发前游击队藏武器弹药之处,新中国成立后,被自治区列为文物保护地之一。阿克别尔草原位于加哈乌拉斯台沟内,为三区革命发源地。这里被大小山峰环抱,山谷狭窄,云杉密布。其间的“阿克克桑”地形险要,一人把关,万夫莫开。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克别尔在这里成长,直至参加革命。阿克别尔牺牲后,为了纪念他对三区革命的功绩,故将此地命名为阿克别尔草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作为三区革命策源地,被自治区列为文物保护地之一。巴斯勒根古战场位于县城东面20公里的群吉沟上游。“巴斯勒根”为哈萨克语,意为挂头地。这里地形险要,1944年9月4-5日,三区革命游击队在这里同国民党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人为了纪念三区革命,称此地为巴斯勒根古战场。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尼勒克拥有品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家畜品种有三大类,原始地方品种有哈萨克牛、马、羊,伊犁双峰骆驼、伊犁山羊等;培育改良品种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伊犁白猪;引进品种有澳尔托夫马、澳洲美利奴羊、西门塔尔牛等。野生动物有天山马鹿、旱獭、雪豹、雪鸡、大头羊等。药用植物资源有沙棘、贝母、雪莲、党参、柴胡等名贵中草药100多种。雪鸡、雪莲、鹿茸和贝母被誉为尼勒克的“四大特产”。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独具哈萨克族特色的柯赛绣。
柯赛绣距今有500余年历史,用绒线在绣布上“针刺”草原上的动物、花草等,绣成品颜色鲜艳,主要为家庭装饰品、民族服饰品和旅游纪念品等。柯赛绣不光在北京、上海等内地省市区畅销,还远销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柯赛绣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曾获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万余名绣娘同绣柯赛绣创下了吉尼斯大世界纪录。
尼勒克的美,美在她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
尼勒克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24个民族。这些民族的成员多年来和睦共处,团结友好,互敬互爱,大家共同生活在尼勒克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心为了美好的未来携手并进。改革开放以来,尼勒克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族人民的生活是一年要上一个新台阶。
现在,让我们听一听,尼勒克的蒙古族歌手是如何用动人的歌声歌唱尼勒克的吧:
巍峨的山岭,
蕴藏着宝藏。
富饶的牧场,
牛羊肥又壮。
祖先的故址,
神圣的摇篮。
这就是我的故乡,
美丽的尼勒克。
千万条温泉,
清澈又明亮。
茫茫的林海,
郁郁苍苍。
飞翔的鸟儿,
放声歌唱。
这就是我的故乡,
美丽的尼勒克。
……
美好的前景,
充满希望。
勤劳的人民,
建设家乡。
后浪推前浪,
不可阻挡。
这就是我的故乡,
美丽的尼勒克。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