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他们在属于各自的年代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为人民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
青春和激情。如今这些人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磨灭,像一面永远不会倒下的旗帜!
一
古邦兴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在那个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古邦兴虽不闻名,但在张阳村乃至全乡全县也是一个功绩卓著、受人敬仰的人物。
我和古邦兴老人的相识,是因我写了一篇有关他们村的散记,发表在《延安日报》被他看到,于是经过多方打听,寻至我办公室再三乞求我写一写他。他不求扬名,只求“老了”在村中开追悼会时儿孙能有一个念的。给活人写悼词,我是第一次遇到,之前更是闻所未闻。
“好娃了,你大概不知道过去你大在我村里教书时,常在我屋里吃饭,就麻烦你了!”看到我似有为难的样子,他握着我的手,眯着眼睛,又一次乞求道。和他握手间,我感觉到他满手的粗糙,依然强劲的力量。
古邦兴,张阳村人,生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逢乱世自幼命途多舛,四岁丧母失
母爱,十二岁姑姑身患重病,因家贫无钱医治,英年早逝,惟与祖父相依为命。故尔,家庭重担稚身挑在父肩,磨面、驮水、砍柴、做饭、放牛、耕地,无所不能,无所不会,为生计与祖父共渡时艰。
古邦兴自小就胆识过人。在石阁山被白匪占领期间,白匪要求石阁山周围村庄按时主动将粮食送上山,否则雪洗村子。每逢缴粮时,因为没有人敢去,所以各村常常为送粮的人选发愁。古邦兴人小就担当了张阳送粮重任,每次都安然而归。后来白匪被赶跑后,为了防止白匪重占石阁山侵害百姓,党组织决定烧山,古邦兴又主动参加了放火小队。那次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山上一切化为灰烬。现在看来虽不是明智之举,但在当时也是不得已为之。
解放后,肖吉村办起学校,古邦兴辞家求学,晓雪荧光,寒窗苦读。1958年,学满毕业,不听祖父所劝,坚持在家务农,担任生产队保管。恰时,一场不切实际、违背自然、浮夸的大跃进运动和随之到来三年的自然灾害,造成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灾难,好多农民连口粮都全部上缴,致使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那时村里经常能看到衣衫褴褛的讨饭人。有独自一人的,有拖家带口的,也有成群结队的。几乎天天都有饿死人的消息传来。
那时的古邦兴,虽然也算的是一名村干部,但的确也尝到了饥饿的滋味。他清楚地记得,为克服这艰难的时期,国家提出了“一口人一天节约一两粮”的号召,公社提出了“低标准、瓜菜待”的节约方针。瓜,主要指的是南瓜。南瓜,一种耐旱、产量高的植物,作为一种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又一次被利用起来。公社不仅要求大家按照低标准的吃饭,还号召带领村民到一些山洼、深沟、河滩等地大量种植南瓜。南瓜也不负众望,年年丰收。对于吃不了的,村民们就切成片晒干储藏起来以备冬用。
二
1969年,古邦兴被选为大队队长。
1970年,古邦兴被改选为村支书。
然而就在胜任之处,正是文革爆发之际,一场空前的“破四旧”运动将举国上下的寺庙、祠堂等文物古迹全部毁坏,佛教活动从此终止。张阳村的“圣母祠、观音堂、关帝庙”更不会例外。那时无知的村人挥起愤怒的镢头将佛像砸碎,推入沟底。除此之外,村中还有一些石碑、石像等上百年的文物古迹均遭到破坏,很让人叹惜。好在张阳村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村中有深明大义之人在搜查小组搜查书籍时,将上百年历史的《古氏家谱》偷偷地纳入枕头中,使家谱得以幸存,更重要是使古氏有谱可查,血脉有了延续。
在此期间,古邦兴虽为大队长、村支书,但不是他能阻挡的。新官上任的他,冒着被批斗的危险将工作重心放在为村子治沟造地上来。在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全体社员不分昼夜移山填沟造原,一年之间就为村里打坝一条,造地53亩,治理荒山两座,栽种万余株洋槐。
三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责任制,人们劳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温饱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那时,作为村支书的古邦兴没有像《平凡世界》中田福堂一样,因为权利的不集中而失落。作为年轻一代,古邦兴有着孙少安一样的大局意识、发展的眼光。按照政策的指示,他多次组织社员围绕“究竟是分开好,还是分开不好”开会讨论,会上社员们激情高涨,纷纷认为还是分开的好,分开才能多劳多得。根据讨论的结果,他组织村干部将土地、牲口等集体财产分类别分等级,然后通过抓阄的形式分到户。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自从土地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之后,村里的农民就像展开一场从春到秋的马拉松比赛一样,一家比一家起得早,一家比一家勤。秋收时,家家户户都有好收成。
“还是分开好,今后再不用缺吃了。”、“要是再吃不上,那是不好好务农的结果。”、“如果年收入能达到一千元,顿顿能有白面,那就幸福了。”一些思想守旧的老年人这样感慨地说。
由此可见,那时的古邦兴虽然不能再和以前像将军一样指挥大家在地里劳动,但无论怎样只要大家过得好吃得饱过得好,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他仍然是大家的主心骨。之后10年之间,在他的带领下为村里建起了295亩花椒园,191亩苹果园,117亩核桃园,170亩枣园,以及梨园、葡萄园等经济园林,年产值近
50000元。1988年,他又带领村民栽植了万余株柏树林,2900亩用材林。“那时苹果缺,但当时我村人都不缺苹果吃。”古邦兴自豪地对我说。
就在古邦兴大力实施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国家在陕北执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延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按照“围绕林业办农业”的逆向发展思路,带领全县群众实施了建设万亩林带、千亩林场、百亩果园的集中会战,张阳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可是要让世代以种地为主的农民用一部分地种植果树,在思想上肯定接受不了。
“不好好种粮,胡球地弄。”当时就有老百姓还这样议论。
为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古邦兴积极深入农户家中耐心地宣传政策,动员各家各户选择一块较好的地挖坑、挖蓄水池,并亲自退耕了自己的全部山地,同时积极到其他乡镇、县上联系果树苗,于第二年春天给自己的耕地全部种上了果树苗。在他的带领下,其他村民陆续退耕,逐渐走上了以梨果为主导产业的致富道路。此后,他还为村里制定了一条规矩,凡谁结婚,新婚三日必栽树十棵鸳鸯树。正是因为多种措施的实施,才使张阳村的山山洼洼、沟沟岔岔都披上绿装。
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古邦兴没有忘记抓文化建设。他认为治贫先治愚。张阳村在很久之前就有戏班子,年年唱一直没有解散直到文革到来之前才停止。于是他重整了村中戏班,自编小戏,有时亲自上台演出,如《小俩口种烤烟》《西瓜大班古老汉》《十唱张阳好》等节目,深受村民喜爱,至今传颂。这些节目使全体村民提高了思想认识,致富有了信息。
为村民为集体,古邦兴兢兢业业,公而无私,村民说他是个“二杆子”,为工作连命都不要,但古邦兴却说:“我是干部,不先干一步叫什么干部”“只要大家能过上幸福生活,我再苦再累我心甘情愿”。1997年,古邦兴才卸任在家,为村民服务近40年,奉献了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雁过留声,水过留痕,人过留名,古邦兴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作家张思明亲自为他撰写了事迹报告,并录入书籍《延安儿女情》之中,书籍《古氏人物采访录》之中也有古邦兴其名。
村中先贤古安民有诗所赞:
赞族祖古邦兴
三十年前多辉煌,
大队支书好榜样。
大寨北京去参观,
地区县上受表彰。
为村公干三十年,
忠厚公道人称贤。
如今享受国待遇,
乐意逍遥度晚年。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