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王蒙说“时代有些浮躁,阅读让人沉潜”,翻看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感悟梁家河人的勤劳朴实,追寻习主席的青春历程,细细咀嚼,久久回味,感触颇深。
一、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坚定信念
“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人生一堂课,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梁家河的7年磨炼,习主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实现了他伟大人格在精神上的升华。
正如他后来回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2013年5月4日,习主席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这不仅仅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人生的“梁家河”里,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的根基;作为一名交通人,就是要发扬“大苦为荣”的优良作风,为陕西建设交通强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心为民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习主席在梁家河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植根群众的为民情怀,赢得是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就是要坚持讲大局、重实际、求实效,发挥办公室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职能作用,积极为领导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凡是经手的每一项工作,都坚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一声声喊我小名------实干担当
“做行动上的巨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面对恶劣条件、重重困难,习近平带领梁家河村民治沟治水、抗击灾害、发展生产,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
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有新担当。担当,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表现,是一名党员干部必备的履职能力,更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进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首先要立足岗位,不断增强政治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理论联系实践,增强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其次是立足岗位,踏实肯干,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我们走在阳光的路上------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习《梁家河》,就是要以青年习近平为学习典范,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把个人的理想志愿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梁家河的大学问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青年习近平的远大理想,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正确处理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做到用心、用力、用情工作,积极投身于陕西交通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