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路从先秦走来,经历辉煌,巧寄信仰,走到后现代,或断裂或粘连;它跌跌撞撞的从竹简落入纸张,美丽而苍凉。而在此时我在思念着它,却不能写下一二,只能重复孔夫子的话,摇头晃脑的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寄情万里,光在月亮上,变得弯弯,勾住了春秋。
从简单的符号到复杂的排列,从如歌如思的呐喊到平仄平仄仄的工整,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信仰。禅心有无,都乐享其中,一首长歌当空,心渐渐的就漂起来升到空中,眼前有云烟回首有尘雾,似看见历史在丹青上流转,我们只是无涯时间中的渺小一环,一生也许只是一笔或者一句呐喊。
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不对!中国人绝对是有信仰的,一是礼,二就是诗。不像外国的宗教“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我们的文化精神是,信我得救不信我更要救你。懂了诗的人,纵是有一肚子的难过,断愁的思念,哼哼啊啊的念一首诗,或者直接来一首诗,就能得到安慰,或豪放或婉约,一些世间的沉浮都变成平和。
今夜我写不出诗,想思念起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谁在楼头等云中锦书来,又是谁看见了易安,便觉得透过千古被那个比黄花还瘦的女子理解。就像是刚刚下眉头的忧愁,被浅吟低唱着好不舒爽。剪不断理还乱的,就这样吧。这像上帝的见证,或者是我们用诗一首,做一场祷告。巍巍乎文哉,其无信仰?
上大学时候曾经特别喜欢李商隐,因为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特意的去买本《李商隐全传》看。心想他写此的时候是否笔落惊了风雨,句成后悬崖对面抚琴的公主,能够回眸望来一眼,就见证千年后的
浪漫。而真相确实落榜的痛苦,爱情渴望和最后命运的挣扎全都在这一首诗中。
悠悠苍天,何以再现蒹葭,宛在水中央是轻浮寂寞喃喃的温柔,哀而不伤。闻稼轩的平戎策,换种书树,一身英雄胆,字字刀剑,还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愿做个轻轻浅浅楚狂人。是诗歌让我们找到自我,能把自我放在内心之上称量。
我们的宗教信仰,我们的文化力量,不读诗书怎么会知道?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理想,不走近诗里,怎么能聊慰平生?是诗词给我一双眼,越过荒凉走过沙漠寻找藏在文字的哲学血缘,是诗词明智清心宁静致远。看众人分站两旁,诗从远方走来,庄严而肃穆,好似出现在梦中。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