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读音是[pízhībùcún,máo jiāng y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什么意思呢?出自哪个典故呢?
这个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的“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不过有一个更好理解的故事,在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的《新序·杂事》中。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明年,东阳上计钱布十倍,大夫毕贺。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将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士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有一次魏文侯出游,看见路上有一个人把皮毛做的衣服反过来穿着背草料。古代平民的衣服一般都没什么太大的工艺,就是把一块动物皮子连毛割下来做成衣服。正常的人都是皮子那一面贴身,毛发的那一面向外,魏文侯看见这人居然反过来穿,就问:“你怎么把皮衣反过来穿背草料啊?”那个人回答说:“我这不是喜欢那些毛,怕它磨掉嘛。”
魏文侯想了想说:“你不知道要是里面这些皮被磨掉的话,外面那些毛也就没地方依附了吗?”
到了第二年,东阳这个地方上缴的钱币和布匹比起上一年增加了十倍,士大夫们都来恭贺主公。魏文侯这个时候却很担忧:“这不是你们应该来祝贺我的时候啊。这就像是那个在路上反穿毛衣背草料的人一样,喜欢那些毛,却不知道要是皮子没有了,毛也就没地方粘了。现在我的田地没有变大,百姓也没有增加,但是收上来的钱却有十倍之多,肯定是士大夫们用了手段征收上来的。我听说下面的百姓要是生活得不安稳,上面的君侯也不能坐好这个位置,所以说这不是应该祝贺我的理由啊。”
魏文侯很清楚地明白到,只有人民百姓安居乐业了,作为统治者才能够稳坐江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要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近义词
相辅相成、“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反裘负刍。
语法
复句式;作补语;形容两者的关系。
成语造句
我们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破坏了生态
环境,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后受害的都是自己。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