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长工作
情景一:老师,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孩子不好的地方,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1.以前,我觉得孩子的缺点确实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说,比如我们都经历过家长拉着一个腼腆的孩子给老师打招呼,孩子怎么都不张口,家长会帮孩子解释:这孩子就是胆小、不爱说话;或者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这时候我们都是怎么给家长沟通的呢?一旦给孩子打上“胆小”的标签,无形之中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就是胆小、不爱说话,这个标签以后也一直会贴在孩子身上。而当孩子不打招呼的行为与“不懂事”“不礼貌”“不乖”等指责挂钩时,就成为一种“语言暴力”,它会直接攻击个人的自尊,尤其是语气里带着强硬、指责的语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渺小、一无是处。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
2.例子:爸爸捂着孩子耳朵听老师反映问题。
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腿翘桌子上,上课小声说话,吃饭习惯不好等。如果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我们不当着孩子面给他指出来,或者过了很久我们委婉的提出来,孩子怎么可能会意识到他需要改正呢?再比如:打人、推搡等做一些危险动作时,我们就是应该马上去制止并且批评教育。
3.正确纠正孩子缺点。
孩子犯错,我们必须去教育他,但教育不是指责。如:腿翘桌子上,你说“你看看你这个样子,谁跟你一样啊,这毛病都是跟谁学的。”这是指责。你说“请你先把腿放下来,桌子是我们吃饭、学习的工具,我们要爱护它,而且腿放到桌子上这个动作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你在老师心里一直是一个文明礼貌的小朋友,所以后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了。这是教育。
4.孩子的缺点不是不能当着孩子面说,而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去说,首先我认为孩子真的犯错了,让孩子立即认识到自己错误是有必要的,需要马上指出来。但如果是孩子腼腆、内向、动作慢、能力达不到,这些并不是“错误”,这也不是孩子的缺点,有个别孩子的性格、特质就是这样,他们只是需要比一般孩子更多一些时间练习和适应,所以这个时候是不能当孩子面去指责孩子。
5.沟通因人而异。
在和家长沟通这些问题时,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家长,就先保守一些,说话委婉一点。当了解这些家长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后,就可以因人而异,用不同方法去沟通。如:敏感家长/产后抑郁;直率型的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