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影上映以来,身边认识的蒙古族同胞几乎都全家奔赴影院,其中甚至包括几乎从不去电影院的父辈甚至祖辈。本人也终于在
情人节(此处省略两万字。。。)如愿以偿地观看了这部魂牵梦绕的电影!!!三年前在锡林郭勒旅行途中,就几乎有缘造访《狼图腾》中故事的真实地点,也亲耳听到之前陌生的和草原狼有关的故事。作为打小看《狼图腾》原著长大的忠实蒙古族读者,我自从耳闻这部书改编成电影,就已决定必须去看,虽然对剧中情景、选取片段以及角色已然有了失望的准备:毕竟,反复地阅读,足以使我心中对于书中的每个人物、每个事件、每个场景都能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没有什么翻版足以超越这些形象在自身上的积累,何况是两个小时的片长。敲骨吸髓地表现出其中的精华所在已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仅仅为了一颗朝圣的心,也值得一去。
“《狼图腾》在当代中国
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又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显然,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孟繁华”
如引文所言,《狼图腾》是一本大书,也是一部奇书:以书中蒙古牧民(其中以毕利格老人最为凸显)为代表的蒙古人,从其日常生活、脾气秉性、家庭观念以及人生选择中即可看到蒙古族的民族特征及其背后宏伟的历史长卷;从北京知青的视角,包括外来户与草原牧民的冲突中即可看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儒家文化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的本质差异;当时代定格在“文革”时期,对人性的扭曲、对传统的毁灭必然会成为诱发草原沧桑巨变的强大推手。草原狼则在其中,将天地、动物、人、政治、宗教、军事以及历史串联起来,正所谓“情理交织”。“情”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活点滴以及背后的朴实
情感;理则在于草原自然生态之中的平衡——“大命与小命”,“爱狼却杀狼”的背后逻辑。
下面来说电影:最值得赞赏的是外景拍摄对草原狼以及草原生活的高度还原,以及出色的后期制作。狼与军马群雪夜大战的戏在原书中就可谓是重头之一:春天大规模的掏狼崽运动激怒了草原上的狼群,并引来了狼群的报复行动——对军马群发动的大规模自杀式攻击(电影中也有无数战狼死在马蹄下的场景)。影片中,持续的追逐战时时刻刻体现着悲壮的气氛,而壮丽的配乐将此种紧张的节奏始终保持在高潮阶段,令人血脉贲张。尤其这一场景与我初读原著时的想象几乎别无二致,虽然距离上次阅读的时间已经不短,但那直击心灵的冲击仍然使我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遗憾的是,全片中唯一令我激动至此的,似乎也只有这部分戏了。
电影对于原著的改编还是很大的:巴图的牺牲、毕利格的去世、陈阵对嘎斯迈的感情、巴雅尔(嘎斯迈的儿子)受伤以及小狼的命运等诸多情节都与原著有很大的出入。其目的首先无非是压缩篇幅,保证两个小时之内尽量做到完整地呈现。其次,对情节尤其是人物关系大刀阔斧的改编,某种程度上也主观地改变了整体的表达效果。例如,陈阵追求丧夫的嘎斯迈,这一情节和原著就完全不同(原著中嘎斯迈和陈阵是姐弟一般的关系,巴图也一直健在,始终陪伴在毕利格和嘎斯迈的身边)——从原著里非常类似Homestay的那种北京知青和蒙古族家庭的关系,直接变化为恋人以及家人般的情感。这一情节上的改动在我看来,将关键角色间的情感关系处理地过于简单化,从而弱化了蒙汉民族间需要不断进行的文化交流,更间接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游牧文化和农耕精神之间的对立,使得草原生态最终崩坏这一事实丢掉了十分关键的支撑。当最终影响草原“大命”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时,似乎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文革”——那个混乱的时代,都指向了那个自以为是的包顺贵,都指向了“东边的饥荒”。但这些毕竟只是事件的导火索,其中深层的文化冲突在片中终究难以呈现。
无论如何,即使没能拍出真正的史诗电影也的确是多方面的条件所限,但我仍然十分享受此次观影经历,实现了我对于《狼图腾》,对于蒙古民族的一次致敬。我也十分感激有人能去拍这样一部关于自己民族的电影,希望蒙古文化能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多人了解、认同和接受。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