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小记者的我,很荣幸地去听了一次常州民俗文化的讲座。
为我们讲座的是刘老师,他告诉我们从前有一位师傅他做的饼跟别人的有所不同,他的饼酥酥的,很好吃。有一天一个工人去买饼,因为要挑重担,所以让师傅做一块大一点的饼,师傅想如果用三张皮的话太硬了,就用了一张皮,3块饼的馅。这样一做口感就完全不一样了,比以前更酥更好吃了。这就是麻糕的由来。他还告诉我们在春节里放烟花贴窗花这些习俗的由来……
接着,就是包饺子了。我们兴冲冲地看着怎么做,师傅用擀面杖擀面时,陈致远笑着说了句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哈哈哈哈……”笑声都快把食堂的顶掀掉了!终于,可以自己包饺子了。我们学着师傅的样子先用擀面杖把面团弄得又扁又圆,可大家擀出来的面皮真是千姿百态。有的的像胖乎乎的小猪,有的像笨重的大象,有的像摇头摆尾的鸭子……接下来,就是放馅了。有的人放得都露出来了,有的人放得只剩下皮了。终于要封口了,有的人包出了一个立体的饺子。“哇,好漂亮啊!”崔寒旗尖叫道,果然那个饺子像一位跳芭蕾舞的舞者,在那儿翩翩起舞。看完,每个人都更努力了。不一会儿,一位位舞者就在“舞蹈房”里跳舞了。组长把我们的杰作拿下去下锅了。在那期间我们简直是“度秒如时”啊!过了好长时间才吃到我们的“战利品”。我们细细品味着。吃完后,我们便回教室了。
今天收获可真大,既了解了常州各地的民俗文化,还学会了包饺子,真是硕果累累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