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类总喜欢生活在一个“美”字中,中国人素来喜团圆。所以,在中国人骨子里,一般都会渗透出一种“喜气”。中国古典的文学作品大都以“喜庆”结尾,例如:“女驸马”冯素贞舍身一切求李郎,终于“夫妻花好月圆”;“女丞相”孟丽君拼死卫父,终于合共享天伦;还有神话传说中的白蛇,与许仙共化成仙,民间女子李湘君历经千难万险,寻到了生命中的知音人,从此,共老携手,美满一生……
喜剧,确实可以满足人类内心深处渴望达到的心灵边界,人类的灵魂中可以附着一层膜,把自己内心中的理想同圣地交织在一起,给他人以无限遐想,但有时候,“悲剧”也是一种美。
当你欣赏着花楼烟雨,柳绿柒池,云坠青天之时,一场暴风雨突然来临,摧残了你眼中的一切美好,只留下残红点点,迷乱枯枝。一种无形的“悲剧”感立即遍布你的全身,可是除了可惜,还会留下什么?我想应该是回味!
不错!悲剧最大的特色便是回味,当你面对满目疮痍,你所能做的仅仅是回味它当初的美好。悲剧到底应该“悲”到什么程度呢?《窦娥冤》可以说是个典范。
身世悲。三岁亡母,七岁离父,十来岁成婚,成婚不到两年,就忘了夫婿。在古代封建社会,这样的女子自身着实让人伤感,可是,封建的“宿命论”不会同情她,而是会把她“克”字冠在这样的女子身上。幼时缺少亲情的窦娥,加上年轻守寡,在当时那个时代是遭人唾弃的,少不得风言风语内外反击,摧残如花年华,此一悲也。
遭遇悲。年轻守寡,侍奉婆母。在封建时代是天经地义的事,窦娥守着婆母尽忠尽孝,谁料到等来的是飞来横祸,糊涂的婆婆,无耻的流氓,卑劣的昏官,黑暗的年代,一切哭诉与控告成了惨白的流言。于是,在失望与痛苦的边缘,窦娥以血溅白绫,以死来捍卫尊严,此二悲也。
追忆悲。三桩毒誓,千重金言。终于飞雪六月。原以为官吏可以还个公道,重审案情,还窦娥女一个清白。谁料一句“还了那蔡婆婆去罢”就把一桩命案沉入深渊,若非“亢旱三年”想必窦娥根本无法尘缘昭雪,此三悲也。
掩卷遐思,自然是心潮起伏,可是悲欢也罢,痛恨也罢,最终这部喜剧“赚取”了我们的眼泪,得到了好评。
为什么?因为“悲”,所以我们回味。回味窦娥的一言一行,想着这样的一个人儿,顷刻之间便香消玉殒,心有不甘,再将她的行为通看一遍,回味一遍,这时人物形象已然深刻我们的脑海,我们更加钦佩于眼前这个坚强贞烈的女子,回味之余,也就是悲剧的出色之美了。
倘使牛郎织女永世幸福在一起,又哪来“七夕鹊桥会”的神话传奇?倘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顺利完婚,又岂有“比翼双飞同林归”的青史佳话?倘使杨贵妃与唐明皇相伴终老,又怎有“海外徒闻更九州”的动人传说?因为残缺,所以遗憾,因为遗憾,所以回味!
回味,“悲剧美”最动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