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写作技巧 作文写作指导 小学写作 初中写作 高中写作

初中生怎样写好作文(3)

时间: 2015-12-14 11:08; 作者: 高中作文网  电脑版浏览


  2、观察事件要有重点

  在观察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明确最重要、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情节,弄清楚哪些地方要详细观察,哪些地方要简略。抓住最能体现主题的典型情节,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要对一些能够反映文章主题的细节,进行详细地观察。像《背影》一文中写了父亲送“我”到车站的事件,作者重点细致地观察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情景,这就有力地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主题。

  3、观察事件要注意和各个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地位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事件离不开人,因为事是由人做的,是在人与人间发生的。观察事件要观察各种人物所起的作用;观察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在事件中发展变化;观察各种人物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各种人物在事件中是处于主要地位,还是次要地位;是支配地位还是从属地位;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从而清楚地、准确地、透彻地了解事件的本质。例如《皇帝的新装》中骗子和皇帝、大臣之间,皇帝和大臣之间,孩子和皇帝、大臣之间形成的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是逐渐发展的,人物就是在这些关系中活动着,发展着。了解了关系也就了解了人物。

  十、怎样选材

  我们在生活中收集来的大量的素材,是不是都可以用我们的文章里呢?不能,也不需要。在写作中必须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处理。例如,魏巍同志在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选取了二十多件材料,后来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经过筛选,最后只选用了其中的三个事例。可见对生活素材进行精心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选材有以下几个标准

  1、选择能够突出主题的材料

  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选择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为了用最恰当地材料突出主题,因此必须紧紧地区性围绕主题进行选择,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取舍。能突出表现主题的材料就选用,不能突出地表现主题的材料就舍弃。例如《背影》一文中,作者选取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描写,就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题。作者生活中看到的父亲的背景是很多的,如果把每次背影都描写出来,反而使文章口罗嗦、冗长、缺乏中心,令读者难以卒读。

  2、选择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广泛代表性,具有强大表现力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是材料中的精华文章所用的材料不在于多寡、大小,关键在于是否恰当地表现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只选用了三个事例,文章的效果却胜于作者选用的二十多件材料写成的同类作品《自豪吧,祖国》。因为典型的材料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3、选取真实、准确的材料


 真实、准确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中学生写的作文,属于实用性文章,要求真实,材料应该是生活中发生过的真实的事情。选用真实的材料就是用我们熟悉的材料,只是熟悉的材料才能达到真实准确。只有真实准确的材料才会令人相信,才会有说服力。

  4、选取生动具体的材料

  一些中学生写文章过于笼统,不具体,不生动,喜欢用概括性的语言对描写的对象进行评价,而不是运用生动、具体的材料,表现出对象的特点。

  我们写文章应力求材料的具体生动。应选择那些能细致具体描写人和事的材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立体化的感觉,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果不生动、不具体,读者对人和事的印象就不深,感受就不强,就收不到良好的效果。《七根火柴》一文中,如果不对草原上的气候作具体而细致的刻画,只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天下了一场大雨。读者对暴雨的感受就不会强,不会了解天气恶劣的程度,“无名战士”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5、选取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一是指新出现的、有新的特点的材料,材料本身的新颖;二是指从新的角度用老材料,以表现新的思想、新的意义,这就是用意的新颖。

  读者总是喜欢新鲜的东西的,不喜欢读老生常谈一类的文章。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捕捉新鲜的材料,力求反映出新时代的确良特征。例如《榆钱饭》一文,作者通过三个时期吃榆钱饭的经历,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富裕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因此,对占有的材料中挖掘出新意来。《驿路梨花》一文,以寻求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为线索,巧妙地歌颂了雷锋精神这一老主题。但能使读者爱读,对读者有新的启发。

  十一、怎样审题

  审题,就是在动笔这前对题目进行审视、揣度、研究、分析,弄清楚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弄清题目所规定的体裁、范围、中心及与题目相适应的表达方法。

  审题是关系到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意,能否按照正确的方向展开的问题,是写命题作文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审不清题意,写了的文章往往就会跑题。这是命题作文之大忌。

  审题的内容主要有:审文体、定范围、明重点。

  1、审文体

  题目和体裁有关系,审题首先要弄清文题所要求的体裁。有些题目本身确定了体裁的形式。

  凡题目有记、传、忆、事等字的,常常要求写记叙文。如《记一件事》《初中生活回忆》《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等。凡题目上有谈、说、论、评、驳、感、启示、读后、从……谈起、由……想到的,一般都要写成议论文。如《谈谈从菜篮子看形势》《论雷锋塔的倒掉》《说谦虚》等。

  凡题目上有介绍、简介、自述、说明等字眼的,都要求定成说明文,如《介绍一个好树种》《××简介》《石油自述》等。

  题目如有歌、颂、赞、赋一类字眼的,一般都要求写成抒情散文。如《白杨礼赞》《大地颂歌》《茶花赋》等。

  有些题目,本身并没有提出体裁要求,如《时间》《药》《长跑》之类的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

  2、定范围

  即审定你要写的文章的中心内容和要选取的材料是什么,题目已经对选材的时间、地点、对象、数量、内容等作了限定。审题时,要把题目逐字逐名句地加以分析,搞清每个字的含义、每个字限定的内容、各字之间的关系。如《我的欢乐和苦恼》一题,主语是“我”,写作的内容是“欢乐”“苦恼”。“和”字表现了“欢乐”与“苦恼”的内容同等重要,不能偏于“欢乐”或偏于“苦恼”,应把两者放在同等地位。《暑假里的一件小事》一题,时间是“暑假里”数量是“一件”,内容是“事”,特点是“小”。通过这样的分析,就明确了选票范围,文章的中心内容。

  3、题目往往能反映文章的重点。

  写文章时,通过分析题目,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可以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如《人贵有毅力》的重点在“贵”上,论述有毅力可贵的原因。《我的家乡变了样》重点在“变”,用对比的方法,来描写家乡的变化。《成功与失败》重点在“与”上,文章要写的重点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有些半命题作文,题目留有空白之处,让学生补全,这些空白之处常常就是题目的重点。

  十二、怎样巧用审题的方法

  审题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快速而有效地把握题意。

  1、分析题目语法结构

  题目,一般都是一个短语或句子。搞清这些短或句子的语法结构,能帮助我们把握。例如《难忘的一件事》,这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中心词是“事”,中心词前有“难忘”和“一件”两个修饰成分,一个限定了事的性质,一个限定了事的数量,即要写的是印象深刻、有意义的事,而且只能写一件事。《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我”是主语,指作者自己,“明白”是谓语,写作的重点是要写“明白”的经过,“这个道理”是宾语,表现了明白的内容,提示了文章的中心。《个人与集体》,这是个并列式标题。“与”是连词,表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写作时要根据它们这种关系去选材、论述。

  2、抓关键词语

  分析题意,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题眼。题眼找准了,题目的含义就清楚了。一般说来,主谓结构的题目,谓语就是关键词语。如《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养成”是题眼,要求写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属记叙文。偏正结构的题目,修饰词往往是关键词语,如《一件有趣的事》题眼是修饰词“有趣”,要求写出事的趣味来。并形式的结构,关键词常是题目中间的连词,如《学习与勤奋》中的“与”字,要求写出“学习”与“勤奋”间的关系来。

  3、找寓意

  有些题目字数较少,没有什么限制,不易从字面上确定题意,可以把题目的含义进行引申,找出题目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来。例如《路》,表面上看是要写人们行走的路,如把它引申、扩展为《我走过的路》《我的人生之路》或《成功的路》,这样引出一种寓意、一种哲理来,使路的含义变得具体、明确。

  4、分析归纳材料

  有些作文并没有直接给题目,而是给了一些材料,让作者自己根据材料去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归纳材料的内容意义,明确命题者的要求,明确材料的写作范围和表达方式。恰当地命题,使题目既能符合材料,又能归纳材料的内涵,为写好作文做好准备。

  十三、怎样进行立意

  审清题目以后,就要考虑写什么或表现什么。这个考虑的过程就是立意的过程。“意”指的是文章的宗旨、大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基本思想、主要内容。

  立意在写作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写作的核心,下笔前立好了意,就好像打仗有了统率,行船有了舵手。文章的结构,材料的取舍,布局的安排,表现手法的确立,词语的选择都要围绕事先立的中心通盘考虑。有些同学写作文前没有立意,写作文时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缺乏一条贯穿全文的红线,全篇文章像一盘散沙,文章里说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样,怎能写出好文章来呢?

  立意是一种方法、技巧的问题,更是思想认识水平的问题。立意的高低、好坏可以反映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可以反映他对材料的理解和挖掘的深度。因此,要想立好意,平时就要多进行思维锻炼,增加阅历,丰富知识,动笔写作前要深思熟虑,切不可草率行事。

  立意的要求应明确、深刻、新颖。

  1、明确,要对问题有一个肯定的答复

 明确就是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和态度,不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道西。一会儿赞同,一会儿反对,让读者摸不着头脑。

  2、深刻,要站得高看得远,能给人以启迪。

  要善于从细小的问题中发现深刻的道理,提示出不平凡的内涵来。鲁迅的《藤野先生》写了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描述了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怀、帮助,作者反这些事放在中国人常受欺凌、常受歧视的背景下描写的。这样,藤野先生的行为不仅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了,更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尊重和友谊的表现,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这样,文章的立意就十分深刻。

  3、新颖,不要重复别人用过的东西,以独特的角度去表现自己特有的思想、体会

  写作中要善于大题小作,宽题窄作,善于运用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变换角度,贴近生活,针对现实,写出新鲜别致、有意义的文章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兔子与乌龟赛跑的读后感》,你的立意若能别开生面,联系生活现实,批评某些人的爬行主义思想意识,不就是很新鲜的吗!

  十四、怎样提炼主题

  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说明问题或发表主张,反映生活现象,总要有自己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认识。这些观点和认识是通过全文内容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认识就是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写文章首先要确立主题,这是立意的最重要的内容。主题思想和其他的一些思想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主题。

  文章的这个主题是众多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提炼主题要善于抓材料的特点。提炼主题时要先对搜集到手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以了解每个材料的内容及特点,看它们是本质的,深刻的,还是肤浅的;是共同的,有代表性的,还是个别的;是新鲜的,还是陈腐的。全面了解材料之后,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好的主题思想来。

  提炼主题要善于挖掘材料的潜在意义。深入细致地分析材料,揭示出材料的本质,才能提炼出深刻、新颖的主题来。要挖掘那些习以为常的、众人熟知的事物中的深刻的意义,挖掘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那些不起眼的细微末节中的重大意义,从中提炼出来有价值的主题来。《菜园小记》一文,作者就从种菜、施肥、浇水、收获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反映延安人民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作风和优良传统的。当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具有明显意义的材料更不应该放过。

  提炼主题要从现实的需要的角度去考虑。就是说,提炼主题要注意社会效果,要选择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让主题为现实服务。例如韩愈在《马说》中,提出了“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作者借马鸣不平,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恶行。后来有人针对社会需要人才,如何发现人才,如何使用人才的问题,提出了:要想发现千里马,自己应该先做千里马,只有自己是千里马,才能了解千里马。又有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用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能只靠一两个伯乐去发现千里马,而应该有一个发现千里马,使用千里马的制度。这样才能使每一匹千里马都被发现,都被正确地使用。这些观点都是根据现实的要求,选择新颖的角度去提炼主题的,当然它就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十五、怎样构思

  写作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积累材料阶段;二是构思、酝酿阶段;三是写作成文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构思是最重要的阶段。写作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这三个问题都要在构思阶段进行思考酝酿,直至成熟方可成文。成文以后的修改也只是文字的改动。构思的过程要积极思考,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归纳,不断调动各种储备,进行全面的周密的考虑。内容很繁杂的,就要进行选择材料,提炼主题,确定文章表现形式,安排文章结构。经过这些程序,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及全面的构想,就形成了文章的雏形。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如何提高你的写作技巧总结
  • 下一篇:中考作文指导:给结尾添彩的六大技巧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