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培训总结 教师总结 教师计划 教师论文

如何应对幼小衔接中幼儿的健康问题

时间: 2018-12-23 18:35; 作者: 第一作文  电脑版浏览
 [摘要] 在幼儿升入小学的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应共同采取措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幼儿园应填写儿童个体发展表,为小学教师提供有关儿童健康的详细信息;小学应在确定儿童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鉴别其中容易面临健康威胁的儿童,并给予更多关注;教师应重视健康因素对儿童学业的影响,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幼儿健康
  幼小衔接指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协助儿童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1]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研究人员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2][3]但这些已有研究都很少关注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实际上,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在一定年龄阶段表现出稳定性和典型性特征的过程,因此幼小衔接不应仅包括教育内容与方式方面的衔接,更应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在此过程中的连续发展与持续进步,特别是儿童在此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身心发展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的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据有关资料统计,当前小学生身心完全健康的仅占1/4,最常见的是牙病。2006年,上海某幼儿园2~6岁幼儿有龋齿的就占了58.59%;[4]2000年,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依据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制订的《学生龋齿与牙周疾病综合防治方案》,对城区内8所幼儿园的1046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91人得了龋齿,发病率46.94%,其中男童患龋率47.46%(252/531),女童46.41%(239/515),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X2=O.12,P>O.05)。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差异极其显著(X2=81.29,P<O.O1),平均龋齿数亦然(F=3.84,P<O.O1)。[5]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血管疾病、肾病、关节炎、消化器官的疾病等其他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牙病的影响下发生的。
  其次,小学生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很高。根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的调查,11.2%的小学生患有鼻炎。[6]这会导致患者鼻子呼吸困难,而不得不张开嘴巴呼吸,影响睡眠、白天精神状态和学习成绩,此外还有可能导致周期性的中耳炎、经常性的咽喉炎等。
  第三,由于当前儿童接触电视和电脑的时间较多,小学生普遍存在视力下降的问题。例如湖南省怀化市201O年对在读的2~7岁1184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显示视力正常的只有544人,可疑异常的640人,比率高达54%。[7]导致视力状况异常的原因很多,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环境因素。可见,整个社会对儿童的视力问题重视不够,加之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对儿童视力更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小学生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健康威胁,这些疾病的产生一方面与家长以及教师的不够重视有关;另一方面,儿童从小养成的一些不良生活与学习习惯也是其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意味着幼儿将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新环境里,幼儿已经养成的很多生活习惯都将面临挑战,需要学会通过调整自己来适应新环境,并逐步养成新的生活习惯。这将对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都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儿童顺利地完成此阶段的过渡。
  二、幼儿园与小学的应对策略
  (一)幼儿园要注重填写《儿童个体发展表》
  在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儿童个体发展表》上,幼儿教师不仅要填写孩子的表现,更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全面填写有关儿童健康的详细情况。如幼儿园应聘请儿科、外科、矫形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科、口腔科等方面的专家对孩子逐一进行健康检查,并给出科学而中肯的结论与意见,以便教师准确评价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小学教师深入了解这些儿童的健康状况打好基础。
  (二)确定儿童的健康水平
  一般来讲,评价儿童健康状况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有无慢性病;机体抵抗力和社会适应性。根据这些指标,小学教师可以将儿童分成四组。第一组系很少生病或完全不生病的儿童,具有与年龄相符的身心特点,各器官和系统没有损伤,这类孩子可以被认为是健康的;第二组系患有各种机能损伤,处在健康与不健康边界上的儿童,他们虽然还没有患上有关的慢性病,但对其顺利适应学校的学习已有影响;第三组系患有慢性病的儿童,其病情随时有可能加重;第四组系健康状况遭到严重损伤的儿童,他们其实已经没有能力承受学校生活的压力了,因此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劝其退学。
  从现实的教学实践来看,属于第二组的孩子是最复杂和最令人担心的,可以称之为“危险组”。这些孩子上小学后,一旦所承受的学习负担与其机体年龄不符,健康状况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导致慢性病发生,最终出现学习困难。如感觉统和失调会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不良等。他们与第三组孩子的区别在于,第三组儿童经常处在医生的监督之下,家长和教师也都会很注意,一旦发病可以被及早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治疗,而第二组孩子的状况往往不被家长和教师重视,甚至被忽视。仅仅有机能损伤的孩子在家长与教师的眼中几乎总被认为是健康的,对他们的要求也与对健康孩子的期望一样。鉴于此,教师和家长更有必要为每个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并对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孩子给予更多关注,减少其健康状况下滑的情况。
  (三)小学教师要了解儿童健康与学业的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一项调查发现,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8]但内地相关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对教师产生影响。这造成内地的小学教师与家长普遍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是学生偷懒、心散、无组织性等因素造成的,而常常忽视儿童神经系统方面可能存在的损伤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小学普遍缺乏对儿童个体健康状况的系统了解,对此也不够重视,这种状况使教师不能正确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身心健康问题而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习惯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直接归因于学生不够努力。可见,小学应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并以此作为学校评价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的重要依据。对学业不佳的学生,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教师的教育辅导,更要重视医生的意见,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和学习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重视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儿童的生活习惯、作息制度等会影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幼儿乱吃零食、挑食,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良。有的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不注重体育锻炼,容易导致过度肥胖或瘦弱。因此,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应高度重视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并不是独立发展的,儿童生理成长对其精神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的发展是受其大脑成熟度的影响的。随着大脑的成熟,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水平都将有所提高,但是大脑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既要有充分的物质营养,也要有恰当的精神营养。
  综上所述,健康的身体是儿童面临新的挑战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应该联手合作,建立起系统的儿童健康档案,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提供保障。这一方面有赖于儿童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幼儿园、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
    返回栏目
  • 上一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 下一篇: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