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小学作文 高考作文 话题作文 体裁作文 培训总结 教师总结 教师计划 教师论文 教学反思 教师体会

《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读后感

时间: 2019-05-29 17:43; 作者: 第一作文  电脑版浏览
《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读后感
我读了曹培英老师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的著作,认真阅读使我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今后我将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师在平常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我就学习中的一点体会谈谈对小学生数感的感悟。数感就是最朴实的数学素养,是关于数的感觉与理解,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培养数感呢?

一、数出数感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是从数数开始的,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学生可以说出:1本书、1 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捆小棒、1个萝卜、1筐萝卜……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根小棒是一捆?数出几个萝卜是一筐?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就体会了数的含义,就数出数感来了。   

二、读出数感来

有人说,学生的数感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是的,所谓读中感悟、写中感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读数、写数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例如,教师出示72387238,让学生读出这数。提出问题:怎样读72387238这个数?读万时和读个时有什么不同?(读了万级的数后再读万)为什么要加读“万”?万级上7个千万,2个百万,3个十万,8个万,即7238个万,个位上是7238个一,这个数是由7238个万与7238个一合起来,所以读了万级的数后就要加读万。          

三、估出数感来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曹培英老师在《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指出“培养数感,不宜过于依赖量,尤其是不能选择特殊的量。”比如,估一估抓一把有多少粒豆,估一估一叠纸有几张,小小的豆,薄薄的纸都是特殊的量。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但不过分依赖,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算出数感来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口算、竖式计算、简便运算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的敏感是在计算中逐步积累并发展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当学生只会埋头苦算时,思维也得不到发展。那么这时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比如50×4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学生看到这道题不会想到25×4得数是100,还是一步步在计算,于是我会问学生:这道题你是怎么算的呀?一提醒,学生就想起来了。再比如,99×7这样的学生往往只会老老实实地算。我会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经过再次提醒,学生想到了其实这道题可以想700-7。这样,学生豁然开朗,自然觉得计算题也有趣了。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备课中要考虑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方法,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发展数感。而“数感”只是曹老师报告中的一点,曹老师的报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们看到数学本质,看到数学文化,启发我们放缓脚步去俯视我们的教学,审视我们的教学。
    返回栏目
  • 上一篇:学生如何自我调控情绪
  •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笔记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