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
在周六的教师培训中,通过宋君老师的讲解关于读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让我不断的反省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是否有重视到学生的
情感的反馈。反思后,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读懂学生的学情。
学生的学情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安排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都是教师施教之前应该掌握的基本情况。唯有读懂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才有可能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其次要读懂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兴趣点施教。1.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任务;2.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3.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教学内容。
三、然后要读懂学生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得到发展,但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暂,兴趣容易转移。他们爱表现,喜欢有趣的、生活化的学习内容,青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与
同学分享交流的机会,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积极评价等。注重小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洞察学生的言行,及时捕捉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解读学生的各种需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实况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最后要读懂学生的困难。
包括
词语理解上的困难和语言建构上的困难。用英语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若不提供任何语言支架就让学生提问,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尝试提问的行为若能得到教师经常性的鼓励,提问方法若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就能从借助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提出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就像具有纹路不同叶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点、爱好,所以切忌教师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新课标也指出我们要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要尊重孩子不同的个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所收获和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所以应该着重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英语课堂活动中不断获取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自我提高。
返回栏目